|
|
|
|
|
|
2007-03-06 金顺星 徐朝芳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高山流水,和谐琴瑟。从孔子的“和为贵”,到墨子的“兼相爱”,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追求社会和谐的主张。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和谐社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而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经济是其前提。温家宝总理最近撰文指出,目前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 娃哈哈,这家从校办小厂走出来的中国饮料龙头企业,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在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短短20年里,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10.25亿元,实现利税168.44亿元,利润118.54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更为可贵的是,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娃哈哈还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发展经济报效国家,热心支援教育、公益事业,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和谐乐章。 对消费者高度负责,和对手共同发展,与合作者互惠双赢,娃哈哈以“共存共荣”的和谐理念,赢得自身健康快速发展。 走进娃哈哈企业形象展示厅,宗庆后手书的“先将诚信施诸于人,才能取信于人”的企业座右铭特别引人注目。在娃哈哈20年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以对消费者、竞争者、合作者负责的诚信经营,赢得了自身的发展,演绎了一曲共存共荣的和谐奏鸣曲。 娃哈哈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牌,更是老百姓消费得起的实实在在的名牌。企业通过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向饮料上下游发展,实施严格的管理,使产品成本最低,实现了“人人买得起”的定价,创下了“几无国人未买单”的奇迹。 作为一个行业的领跑者,娃哈哈用现代理念、现代技术构筑起的一流饮料旗舰,不仅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水平和档次,同时凭借企业的强大实力和信誉,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与娃哈哈合作的原辅材料供应商印象最深的是,严格按合同办事,从来没有拖欠货款的事情发生。企业成立至今,双方以诚相待,不少供应商一起合作了十多年。 娃哈哈与经销商的合作更是在业内传为佳话。双方在诚信的基础上结成利益共同体,首创“联销体”制度,在这种互惠双赢的合作模式中,不少经销商放弃经营的其他品牌,专心致志做起了“娃哈哈”的生意,亲切地把娃哈哈称作“我们公司”。 提高员工物质生活,营造精神家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锻铸了强大团队战斗力,推动企业航船高歌猛进。 “美在和谐”是一个古老、恒久而又日新的命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是创业之源、发展之本,只有使员工职业生涯随着企业的发展得到改善,员工的收入随着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得到增长,才能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创造活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协调。 从1987年娃哈哈成立以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倍;而娃哈哈员工的平均年收入整整翻了100多倍,达10多万元,增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娃哈哈,职工不仅是企业的建设者,更是企业的所有者。1999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每位员工都拥有了企业股份。后来更是让优秀外来青工也拥有公司的股份,这在全国企业中属凤毛麟角。 娃哈哈重视员工的发展,每年提取工资的1.5%,拨出400多万元作为专项培训经费。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培训中心,通过内训、请外来专家培训、送出国培训等,使培训覆盖率达到100%,使员工素质得到提高。不少外来青工来到娃哈哈时都还是初出校门的农村青年,在企业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科长、主任甚至总经理,实现了人生的跨越。 投资西部,进军东北,支援老区和贫困地区,先富带后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弹奏社会和谐的美妙和弦。 企业发展是社会和谐进步的物质基础,而社会和谐进步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娃哈哈在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还把支援欠发达地区发展,先富带后富,促进各地区共同进步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1994年,三峡工程破土动工。这个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移民工程,也牵动了宗庆后的心。娃哈哈积极响应国务院“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建设”的号召,以“移民经费与移民任务总承包”的改革思路,投资4000万元在重庆涪陵地区兼并了3家亏损、受淹企业,组建涪陵娃哈哈分公司,一举安置了1200多户移民,成为浙江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最大的企业。 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声中,娃哈哈先后落户辽宁沈阳、哈尔滨双城、吉林莲花山等地,建起了10多家分公司,年产值达到10多亿元。 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如今,娃哈哈投资60多亿元在除浙江外的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70多家分公司,直接吸收了上万人就业。成熟的产品、成熟的技术、成熟的市场,辅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娃哈哈的品牌优势,每到一地,娃哈哈外地分公司迅速打开局面,产值利税连年快速增长。外地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300多亿元,每年各项经济指标达到集团公司的一半以上。 娃哈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也给了娃哈哈以巨大荣誉。从2001至2006年,娃哈哈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 助教师、建校舍、送慰问、设基金,从教育这块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娃哈哈,竭诚谱写回馈教育心系未来的感人音符。 娃哈哈人把教育这份对百年事业的重视落实到了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上。 2005年3月18日,杭州吴山脚下清波门,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敲起锣鼓,舞起蛟龙,欢天喜地庆祝学校更名为“杭州娃哈哈幼儿园”。他们载歌载舞:“娃哈哈,我的家,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成长在娃哈哈。” 不远处,还有一所名为娃哈哈小学的学校。这是一所属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的小学,原来校舍十分破败。娃哈哈闻讯后,捐资1500多万元建设这所学校,新教学大楼拔地而起,演播大厅、室内恒温游泳池、多媒体教学系统等配套齐全……这样的硬件设施不仅在杭州市小学中独一无二,在国内也堪称一流,学校也因娃哈哈多年的资助而更名。 企业成长过程中更是不遗余力地反哺教育:设立“杭州市红领巾基金会”、娃哈哈教育基金、浙江大学“宗庆后优秀研究生奖励基金”;十几年来,在娃哈哈企业诞生地,杭州市上城区教师每月工资中,都有一项50元的午餐补贴是娃哈哈拨款的,以提高教师待遇;每年“教师节”,娃哈哈都会给教师们送上慰问金。 娃哈哈对教育一往情深,十几年来资助教育事业的费用达上亿元。宗庆后说:“企业做得再大,我们始终不忘记自己是从校办企业发展起来的,要把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优秀人才,作为一个中国民族企业的责任和荣耀。”
公共危机挺身而出,社会事业视如己任,娃哈哈认真履行社会责任,高唱“企业公民”的奉献之歌。 2004年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发布临时停水公告,全城因水体污染停水4天。哈市人口近500万,一天就要喝掉1.8万吨水。面对突如其来的社会危机,娃哈哈积极应对,连夜从周边地区组织了40万箱水解燃眉之急;在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的十几家分公司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到幼儿园、学校等单位赠送20多万瓶水……一系列真切的措施彰显了一个企业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感。 北京申奥,娃哈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申奥有我”万名少年儿童迎奥运健身活动;在全国各地精心组织“娃哈哈快乐儿童嘉年华”,为孩子们编织七彩童年;无偿资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赴韩免费治疗……娃哈哈公司多年来用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费用高达2亿元。 娃哈哈不仅做好中国的企业公民,更要成为世界的企业公民。2004年12月26日,突如其来的印度洋海啸震惊了全世界。娃哈哈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东南亚捐赠了价值近千万元的纯净水和童装,为灾后挽救更多幸存者提供保障。 娃哈哈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中国企业,在国际社会上,树立起了自己崭新的企业公民形象。 有人说,20年,娃哈哈已从儿歌唱成了国际歌; 我们说,20年,娃哈哈更从奋进之歌唱成了和谐之歌; 在创始人宗庆后带领下的娃哈哈,20年保持近70%的平均增幅,从3个人、14万元借款,靠卖棒冰起家,目前已经达到年产饮料540多万吨,年营业收入187亿元、年利税32亿元、利润22.30亿元的全国饮料行业最大企业。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娃哈哈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回馈教育,到老区、贫困地区投资办厂,带动落后地区发展,谱写了一曲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主旋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