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近1/10新股民没想过股市会赔钱
    2008-01-14    作者:崔丽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低收入投资者比例高,行权意识缺失。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和2000至5000元之间的群体,所占比例合计接近70%。中低收入者已是股市投资者的主要群体。而且这些个人投资者大多数只对短线炒作感兴趣,只做股民不做股东。”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黄湘平日前透露了两份投资者调查的最新发现。
    截至2007年10月底,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达1.36亿户,其中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占48%,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30%左右,而个人投资者占到基金市场的98%。“个人投资者数量庞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特点”。
    为了摸清个人投资者结构状况,去年,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进行了“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问卷调查”和“基金投资者情况调查”,结果发现,新股民踊跃入市,成为资本市场的新生力量,委托理财迅速成为社会财富的崭新形态,新入市投资者呈现出“三高三缺失”的特点。
    谈到股民的行权意识缺失,黄湘平介绍,调查发现对于是否参加过董事会提案的表决这一问题,63.4%的个人投资者表示没有参加过,而不知道有这回事的个人投资者占14.3%,表示参加过的仅占被访者的14.2%。
    黄湘平认为,这说明大多数投资者缺乏作为股东行使权利的主动性,还没有树立起股东意识。
    “新入市的投资者比例高,风险意识缺失。”这是调查的第二大发现。
    近两年来,投资者入市总量增加很快,平均每天有13万户新入市的投资者,最多的时候一天开户90多万。2007年新开户数为3269万户,是2006年A股开户数的10倍。
    新入市的投资者没有经过熊市的洗礼,看到的只是近两年股市的财富效应,风险意识缺乏,“特别是借钱炒股的现象较为突出”。
    在调查中,6.4%的投资者几乎没有考虑过投资会有亏损的可能,新入市的股民更是高达9.4%的人群有此种看法,高出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股民和基民的第三大特征,是“中小投资者比例高,长期投资理念缺失”。黄湘平介绍,从入市的资金规模看,一半以上的投资者股市的资金量在30万元以下。其中,10万元以下的占25.1%,10万~30万元的投资者占25.7%。过半的个人投资平均持股时间不足3个月,缺乏长期理性投资的理念。
    中小投资者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新生力量,是2006年以后的现象。黄湘平说,随着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实现了转折。最明显的就是参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人数、范围、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调查发现,投资者主要集中在33~54岁,中青年和55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士是证券投资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60%以上的投资者具有大学或以上文化程度。同时,投资者的职业分布也比较广,但是下岗、离退休和自由职业者比较靠前。
    对于投资者的“三高三缺失”现象,黄湘平认为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和投资者教育,非常必要和紧迫。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股市能否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投资者的保护制度。”黄湘平举例说,“波兰和捷克有相似的制度水平和文化背景,波兰比较注意投资者的保护,股市欣欣向荣,而捷克漠视投资者保护,证券市场萎缩。如何保护投资者权益是各国市场面临的共同问题。”
    黄湘平建议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入手,进一步落实对投资者财产性收入的保护,以《物权法》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创造条件,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
    黄湘平认为,要建立投资者保护的长效机制,以知情权为中心,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投资者教育体系,告知投资者的权利和主张途径,使其逐步成为理性成熟的投资者。
    黄湘平还透露,中国证监会也将设立专门的投资者教育部门,对投资者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组织、指导、协调。
    据黄湘平介绍,日本证券协会和东京证券交易所已在大中小学生中,广泛进行基本证券知识教育。我国也应将相应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投资基础知识写进课本,从小对公民进行投资者教育。
  相关稿件
· [一钉看市]A股市场资金已出现体内循环 2008-01-14
· 股市震荡期把握后新股时代低风险获利机会 2008-01-14
· 2008年股市:从极度繁荣走向结构性牛市 2008-01-14
· [股市•1月7日-11日]沪深股市继续震荡盘升 2008-01-14
· 华生:2008中国股市在震荡中整固 200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