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罢工者不得民心 总统萨科齐揽住民众
    2007-11-19    林卫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11月18日,法国抵制“特殊退休体制”改革的大罢工进入第四天。尽管铁路和公交运输仍然受到严重干扰,但是工会组织内部开始出现分裂迹象,罢工人数也呈现减少趋势。随着在与工会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法国总统萨科齐要求政府在未来一周内将与罢工者的斗争策略由“对话”转向“民意战”,希望一举击垮对其未来一系列改革形成障碍的工会组织。

工会联盟出现分裂

    18日,法国总理菲永向工会组织发表声明说,政府与工会谈判的大门仍然敞开,但是开始谈判的前提是工会停止罢工。
    此前,负责改革的法国劳工部长贝特朗对罢工者作出一定让步,答应派代表参加工会组织提出的政府、企业、工会三方谈判。他强调,工会可以与企业就工作强度、退休工资等问题进行谈判,但是,将缴纳退休分摊金的年限延长到40年的原则“不容商量”。
    由于连续几天的罢工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部分工会开始被政府的开放态度动摇,罢工者内部出现是否继续进行罢工的争论。在铁路工人内部颇具影响力的“法国工人民主联盟”向工人发出号召,立即停止罢工,与政府展开谈判。
    随着工会联盟出现分裂,参加罢工的工人人数也开始明显减少。18日,铁路工人的罢工比例由最初的62%降低到32%,巴黎公交员工的罢工比例也由最初的44%降低到33%。
    一些坚持罢工的人对恢复工作的工人产生不满,通过破坏火车站或铁轨等方式,阻止火车恢复运行。

罢工工人不得民心

    18日的这个周末虽然不像媒体所预料的那样成为“黑色周末”,但是法国的铁路和公交运输仍受到干扰。全国700辆高速列车只有180辆正常运行,巴黎地铁的运行率也只有20%。这一天,大城市堵车、地铁站拥挤、自行车满街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
    近几天来,法国各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在反复播放民众对罢工者的不满评论。民意测验也显示,反对罢工的法国民众比例在过去10天内增长了10%。
    民众对罢工者心存不满,除了因为罢工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不便外,还与罢工给法国宏观和微观经济造成的损失有关。
    法国财政部门统计,罢工每天给法国经济造成的损失达4亿欧元,其中,仅铁路部门便损失2000万欧元。旅游业也是受冲击比较大的行业。罢工开始后,法国主要景点艾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卢浮宫的门票销售分别减少了1/5、1/3和1/2。
    对于一些个体企业主来说,这场无限期的罢工正让他们经历一场灭顶之灾。例如,在记者站附近一个火车站经营咖啡馆的保罗对记者说,由于大量火车停开,火车站内人流稀少,他的咖啡馆这几天来异常冷清。他担心罢工继续下去,会让他难以支付店面租金和服务员工资。

总统决意依靠民众

    1995年,在同样一场反对“特殊退休体制”改革的大罢工中,民众站在了罢工者一边。然而,时过境迁,渴望改革的法国民众这次与“变革总统”萨科齐走到了一起。爱丽舍宫一位顾问表示:“总统希望依靠民众对罢工者施压。”
    在与工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对话之后,萨科齐明确表示,政府与罢工者的较量应该进入“第二阶段”。他要求政府在未来一周内,“讲政治和意识形态”,与工会展开“民意战”。
    据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人士介绍,政府将对工会发起“传单攻势”,在民众中扩大关于改革必要性的宣传。萨科齐还要求担任市长职务的执政党成员,采取一切措施为自己所在城市的民众提供交通便利。他还要求这些市长在罢工期间延长学校、幼儿园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开放时间,为无法及时赶到接孩子的家长提供便利。
    萨科齐的斗争策略得到大量民众的响应,一些社会团体自发组成“反罢工统一战线”支持政府。例如,一个名为“自由珍贵”的社会团体,近日来向其两万多名成员发出号召停止罢工的邮件,这些成员再把邮件转发给自己的家庭成员和朋友。通过这种方式,该组织成功动员了数十万人来支持这次改革。
    本报巴黎11月18日电

  相关稿件
· “罢工事件”考验法国新退休法 2007-11-15
· 法国大罢工改变巴黎人出行方式 2007-11-15
· 法国退休制度改革引发抗议风潮 2007-11-13
· 法国:政府推动 三大举措促环保 2007-11-09
· 法国政府计划出台“新车置换奖金”政策 200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