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异味 掉毛 变形 小店羽绒服“定不得”
    2007-11-09    韩雄亮 毛丫    来源:《市场报》2007-11-09 第06版

    随着几股冷空气的侵袭,北方地区的市民们纷纷提早置备起冬衣,街头羽绒服加工小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可《市场报》记者不断接到市民反映,定做的羽绒服的质量让他们很失望。为此,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散落在呼和浩特市街头小巷的羽绒服定做小店,许多问题也随即暴露在记者眼前。

无照经营 安全卫生无保障

    呼市呼伦贝尔路一个小巷子里就有这么两家小店,没有挂牌,只是门口站着几个穿着羽绒服的塑料模特招揽着顾客。小店10多平方米,五颜六色的各式羽绒服挂满了三面墙。店主热情地招呼《市场报》记者,“短款羽绒服140元一件,中款的170元左右,长款的得220元。真心想做我再给你便宜点儿。”记者提出要看看羽绒,店主便将记者带进一间遍地都是小碎毛的小黑屋子,里面堆着几个脏破的大编织袋,屋里隐约散发着一股腥臭。记者从编织袋里抓起一把羽绒,轻轻一捏,细碎的羽绒顿时飘散起来,碎渣粘了一手。《市场报》记者向店主询问羽绒含量,店主含糊其辞:“含量?都是好绒。”
    其后,《市场报》记者又来到另一家羽绒服定做店,一进屋就看见门口堆着两大袋羽绒。记者将两个袋子里的羽绒都抓在手里捏了捏,其中一袋的手感跟前一家小店的差不多,细碎而含有硬梗,而另一袋的手感则稍微饱满些。老板说按照中款羽绒服的标准定做,这两袋羽绒的价钱分别是180元和220元一件。当《市场报》记者将抓在手里的羽绒凑在鼻子跟前闻的时候,老板很不高兴地说:“闻什么闻,这都是经过高温消毒的。”话是这么说,但是依然难掩其异味。
    经《市场报》记者走访的几家羽绒服定做店都无营业执照悬挂。

只图便宜 消费者上当受骗

    市民王女士去年曾在小店定做过一件羽绒服,可穿了一个星期就被扔在了一边。
    “图便宜花了180元做的,当时还挺高兴,比商场里卖的牌子货便宜两三倍。可穿了没几天就发现全身都是小碎毛。180元等于白花了。”
    张女士为女儿定做了一件羽绒服,但女儿总向妈妈抱怨身上有股难闻的味儿。原来这味道正是来自这件羽绒服。张女士便将羽绒服洗了一遍,没想到异味儿不但没有消除,甚至连衣服都变形了。张女士找过店家理论,但被以洗涤方法不当为由拒绝赔偿。

问题多多 飞丝、里料、消毒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内行人告诉记者,很多小店其实是用打碎的鸭毛和化纤冒充鸭绒来做羽绒服的填充物。而鸭绒和鸭毛的区别在于,鸭子只有胸前一块长鸭绒,鸭毛则全身都是,因此,鸭绒要比鸭毛贵,而且保暖性和舒适度也远高于鸭毛。这些原料大多从南方进货,进价每公斤仅在5—20元之间。一件短款羽绒服最起码需要填充150克的鸭绒,成本为60多元。再加上内胆、内外套料、拉链等辅料,最低成本也在150元左右,而要价仅100多元的羽绒服质量肯定无法得到保证。
    除了使用粉碎的禽类羽毛,对填充物的消毒也是一大问题。正规羽绒服生产厂家都会对羽绒进行高温消毒,即在120℃的高温下蒸煮30分钟,而定做小店一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羽绒服有腥臭味或者其他异味,说明羽绒没有经过复杂工业处理和严格的水洗消毒,因此填充的羽绒中很可能含有病菌和微生物,长期穿着这样的羽绒服容易引起疾病。
    另外,一些羽绒服加工店使用的里料质地粗糙,隔绒性差,拍拍羽绒服就会有细碎的绒毛钻出。

  相关稿件
· 挑选羽绒服:含绒量、回弹性和气味 2007-10-17
· 专家提醒反季购买羽绒服更要讲究质量 2007-06-22
· 消费者须慎购所谓“抗菌羽绒服”产品 2007-01-19
· 中科院与波司登联合推出健康羽绒服 2006-11-06
· 提防劣质羽绒服带来消费风险 200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