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结束之后,相信“节能减排指标”这几个字在13
亿中国人的心目中,分量肯定会更重。大道理不必多讲,看看身边被污染的天空、被污染的水源、被污染的土地,每一个人恐怕都会生出由衷地感慨:生活好了,环境差了;腰包鼓了,心情差了;发展快了,资源不够用了……一句话,中国这块土地的环境容纳量、能源资源储备量,根本无法支撑目前这种粗放的、过快的经济发展。在环境和资源这两大瓶颈面前,我们别无选择。
中国的发展只能走节能降耗减排之路,必须将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降下来,“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五年算总账,但第一年的指标就落了空,节能4%左右的计划仅实现了1.2%,导致“十一五”后四年,特别是2007年的节能减排压力骤然加大。签了责任状的各路诸侯,能不着急吗?研究表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比重提高,是导致“十五”期间我国GDP能耗上升的主要原因。
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2%,成为理所当然的节能重点领域。必须承认,随着技术和装备的进步,我国工业产品的能源消耗近二十年来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宏观统计显示,其节能作用不抵产业结构重心向重工业转移导致的能耗增加。因此,大力降低高能耗产业比重,就成为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
工业各行业中,七大高耗能行业的能耗合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占7.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占6.0%)、煤炭开采和洗选(占3.1%)属于能源生产和转化产业;钢铁(占14.6%)、电解铝(占3.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10%)、水泥等建筑材料(占8.9%)属于基础工业品制造业。“十五”、“九五”、“八五”期间,这七个大户的能耗,分别占到全国能耗总量的53%、49.5%和52.1%。
如何看待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潜力呢?以能耗第一大户冶金行业为例,1980年我国吨钢综合能耗2.04吨标煤,2005年已降到741公斤。目前国际先进水平大约为650公斤标煤,与之相比,我国钢铁企业还有12%的节能潜力。另一大耗能产业水泥行业,1980年我国水泥综合能耗约250公斤标煤,2005年下降到153公斤。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为124公斤标煤,与之相比,我国水泥企业还有19%的节能潜力。单位能耗最高的电解铝行业,1980年我国电解铝锭综合电耗超过17500千瓦时/吨,2005年已降到14670千瓦时/吨。国际先进吨铝耗电指标为13800千瓦时,与之相比,我国铝厂节电潜力还有6%。电力行业本身也是耗能大户,1980年我国供电标准煤耗448克/千瓦小时,2005年降到374克。目前最先进的10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单位煤耗仅为287克,与之相比,我国火力发电节能潜力还有23%。其他高能耗产业,如化工、采矿、制造业等,我国的能耗指标通常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0%左右。但我国的炼油综合能耗(吨油消耗78公斤标煤)和乙烯综合能耗(每吨耗油695公斤)相对较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节能潜力分别为32.1%和36.7%。综合上述分析,石油炼化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即使在高耗能工业中,也是比较低的,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节能潜力相当大。
对行业发展来说,节能潜力大并非坏事。在当前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下,对那些节能潜力有限的高耗能行业,比如电解铝,比如钢铁冶金,比如水泥建材,在这些行业里,原有成熟节能技术相对普及,进一步节能的难度越来越大。客观地说,这些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越来越有限。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增长减缓,主要途径就是将高耗能产业向国外转移。如美国粗钢年产量比石油危机前减少约4000万吨,现在年进口钢材占总消费量的1/4;铝产量减少200万吨,进口占总消费量的40%;电锌产量减少70多万吨,80%靠进口。日本则全部关闭电解铝产能,铝锭需求完全依靠进口。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关于今年节能环保八项重点措施中,首先强调“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换句话说,高耗能项目将受到严格限制。其次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特别强调“加大淘汰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第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强调的仍然是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等等。解读决策层的思路,要使今后几年的节能减排真正见到实效,除了全民动员,全国提高重视外,关键是抓重点,抓大户,抓突破口,牵牛鼻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