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3-29 记者:李新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7-03-29 4版 |
|
|
已经七八年没有去过图书馆的郭红梅最近又成为天津图书馆的读者,因为现在凭一张读者阅览证,郭红梅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上网,通过图书馆的系统浏览7200多种期刊、1000多种报纸和6000多种电子图书。从事技术工作的郭红梅最近还了解到:图书馆的“一码通”服务项目,可以使任何一个注册读者凭读书证免费申请一个账号,享受文献网上阅览服务。
“通过网络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市民的家中,这是我们延伸服务的一个方面。”让天津图书馆陆行素馆长感到高兴的是,申请这项服务的用户,去年6月开通后半年时间才有3000多人,而今年头三个月就增加了两千多个读者。
天津图书馆现有藏书415万册,近几年天津市财政下拔的购书专款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497万元,2005年的7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400万元。如何把政府投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转的更好,是他们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做的事。除了网络延伸服务,把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延伸出去也是一部分。
在天津河东区滨河社区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一万余册,这是2002年天津图书馆建设的第一个社区图书馆服务示范点。之后,又建设了十几个类似的社区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为它们提供的图书从几百册到上千册不等,社区图书馆还可以定期拿旧书来交换新书。
如今这种社区图书馆的模式又进行了升级。2006年5月,天津图书馆与开发商合作,在一个新楼盘建立了“阳光100社区分馆”。开发商一次投入10万元购买了相关硬件和书刊,天津图书馆为其提供了4万种电子图书和1000多种电子中文期刊的网上浏览服务,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场地建设和管理。最关键的是,由于实行了计算机联网,无论是在社区图书馆借的书还是在天津图书馆借的书,都可以在任意一个地方还,真正实现了“通借通还”,而且还可以在社区预约借阅天津图书馆的图书。
天津图书馆陆行素馆长说,通过计算机联网,有了天津图书馆这个强大后盾,原来资源有限的社区图书馆就会有持续的生命力。另外,陆馆长认为,社区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元素”也是开发商销售的一个卖点,我们就是要利用他们的热情在一个社区建设之初,先把图书馆建起来。
天津图书馆坐落在城区的西南端,40%集中在图书馆所在区和邻近的两个区,距离较远的天津城区东北部的读者很少,郊县读者更少。
“我们建社区分馆就是把图书馆的资源延伸出去,让更多的市民受益。另外,我们这么做也是起到一个带动作用,促进各个区县的图书馆也能行动起来。”陆行素馆长说,天津图书馆最近已经决定再建设30个社区分馆。
行业分馆是天津图书馆对另一种分馆建设模式的探索。2005年,天津图书馆与天津市公安局合作,为全市公安干警发放了2.3万个通用图书借阅证,还在远离市区区县公安局建立了首批14个“天津图书馆公安分馆”,为每个分馆提供了新购置的中文新书,并根据每个分馆的实际情况定期或随时更换。2006年,公安分馆的数量已经达到34家。
公安分馆的建立带动了社会上其他单位主动与天津图书馆联系,建立本行业的分馆。“工商局分馆”、“市残联分馆”“农业科技分馆”陆续建立起来。
“图书大篷车”是天津图书馆开展近20年的服务活动。最早是给住在社区中的老干部每月送两次书,1998年,购买了专门的流动服务车,定期给部队、监狱、机场、大公司送书上门。去年,天津图书馆配置了新的流动服务汽车,载书量由过去的1000册增加到3000册。现在这辆汽车每天要为四个点送书上门,全年外借图书6万多册。许多读者定时定点等候这辆汽车已经是一种习惯。
天津图书馆的延伸服务虽然做的有声有色,但是他们仍旧感觉要想把图书馆的服务进一步扩大,让市民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书籍,还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无论是行业还是社区都应给图书馆建设亮一盏绿灯。
本报天津3月28日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