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平均每版出错6处 文化产品岂能错误百出
    2007-02-02    记者:施芳 杨雪梅    来源:《人民日报》2007-02-02 11版

  近日,中国编辑学会联合36家出版社发出倡议,向社会郑重承诺决不让不合格的精神产品危害社会。这个承诺,也意味着2007年全国“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正式启动。
  “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是新闻出版总署今年在出版界开展的重点活动之一,旨在强化我国出版业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杜绝劣质出版物流传于市。而它的背后,是近年来我国出版物编校质量下滑的严重态势。在我国目前出版的各种出版物上,语言失范、逻辑混乱、违背常识的错误时有发生,以至“无错不成书”似乎成了一种常态。
  2月1日,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图书和大众媒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传播着错字与病句,都在传播着常识性的错误,说得重一点,是每时每刻都在破坏着中国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其严重程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
  “诸侯”写成“诸候”,“令人发指”写成“令人发纸”、“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

图书出版质量惊人下滑

  “诸侯”写成“诸候”、“令人发指”写成“令人发纸”、“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赤地千里”被解释成“火烧了一千里”……从2003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每年都组织专家对辞书、教辅、少儿出版物等类型的图书进行抽检,结果是令人失望的:近七成的图书存在很多差错,辞书工具书根本做不到零差错。一本《现代汉语大字典》的差错率达到了万分之十三!在2006年对全国教辅和地图类出版物质量检查中,58种教辅中不合格的有17种,不合格率为29.3%,差错率最高的达万分之五点三。而《咬文嚼字》公布的数据称,对382种出版物的检查发现,合格率不足20%,差错率最高的达万分之二十二,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桂晓风介绍说,过去的30年是中国图书出版的黄金时代,诞生了大量的精品图书,图书品种已经激增到20多万种,大大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但不容否认的是,与数量的增长相比,部分图书的质量却出现了惊人的下滑,语言失范问题严重。目前存在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五种:一是错别字泛滥;二是随意搭配,词不达意;三是生造新词,网络语言刚一出现便广泛使用;四是乱用成语;五是滥用外来语,在中文中随意夹用外文,滥用港台词、译音词。常识性、知识性错误与逻辑混乱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
  “贫困开发”、“离休党员”、“关闭机场跑道”、“初具雏形”

报纸平均每版出错达6处

  “贫困开发”——贫困如何开发?“离休党员”——党员何来离休?“关闭机场跑道”——机场跑道怎么关闭?“全体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国际社会难道还有部分与全体之别?“初具雏形”——雏形不就是最初的形态吗?……
  以上的例子仅是一些热心的读者在上千种报刊挑出的个别逻辑混乱的例子,其实这样的病句每天都在产生。
  2006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国逻辑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管理司等共同发起了“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在半年的时间里,读者在2000多种报刊中居然挑出各类病例上万件。仅以2006年7月14日出版的28份报纸的一至八版为例,共挑出逻辑与语言应用方面的病例1200多处,平均每份报纸46处,每版6处。错误的主要类型是用词不准,概念混淆,语义重复,甚至主语谓语宾语缺失或搭配失合,自相矛盾逻辑混乱等等。
  火葬场的“场”成了“厂”、捉迷藏的“迷”错为“谜”、“口蜜腹剑”变成“口蜜腹健”

广播电视也是重灾区

  从2006年9月开始,《咬文嚼字》编辑部组织读者每月对一家电视台进行“咬嚼”,发现“读错、写错、用错”的事情经常发生。其中,读音错误是常事,曾有一名主持人将画家米芾读成了“米市”;字幕上的文字差错也俯拾皆是,火葬场的“场”字成了“厂”字,戴帽子的“戴”字变成“带”字,烦躁的“躁”字写为“燥”字,捉迷藏的“迷”字错为“谜”字,等等。此外还有一些不应该有的“低级”错误,比如将“床前明月光”的“床”写成和读成“窗”字,将教育家“陶行知”写成“陶行之”,等等。
  广播电视上的广告更成了重灾区。如“口蜜腹剑”被某口服液改为“口蜜腹健”,如“刻不容缓”被某产品改为“咳不容缓”、“脍炙人口”被某治口疮药换成“快治人口”,“物以稀为贵”被某补硒制品换为“物以硒为贵”。如此用谐音粗制滥造成语,会对广大青少年识辨正确成语产生误导,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汉语和英语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孰轻孰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痛心地反问。他认为,差错率直线上升直接体现了国人对民族语言的轻视,而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显露出来,不但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也严重制约了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这种状况急需改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