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整合资源深化改革 用文化塑造城市灵魂
    2006-12-15    本报记者:李舫    来源:《人民日报》2006年12月15日14版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上海城市文化在与城市共同演进的历史中,形成了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积淀丰富的特点,既反映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又对城市进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上海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0年)》中的一段话。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强化城市文化功能,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成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要求,并成为上海各界的共识。

整合资源 实施“三品工程”

  和谐文化建设的前提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切才华都有展示舞台、一切创造都有实现空间、一切贡献都得到社会尊重”。上海市文艺工作者在学习胡锦涛讲话时表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的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加强调查研究,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为建设和谐文化做出新贡献。”为保证统筹规划的落实,上海成立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文艺创作的组织领导,以推动文艺新品、优品、精品的创作。
  去年,领导小组颁布《上海文艺创作“三品”工程奖励条例》,实施了上海文艺精品、上海文艺优品、上海文艺新品“三品”工程。“三品”工程保证了文艺创作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年来,已有话剧《商鞅》、《红星照耀中国》,京剧《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等55部作品入选“三品”。

深化改革 发展文化产业

  为推动“三品”工程顺利实施,上海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组成了专门的评审委员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也实现了由行政审批向专家评审转变,向服务全社会转变,在全社会开展文化项目资助、文化项目扶持贷款和文化项目投资(资助),截至2006年上半年,基金会为325个项目提供了总计1.48亿元的资金支持,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对文艺项目的权威评审、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对项目效益的综合评估,在全国较早走出了一条推进文艺创作的新路。
  为使“上海制造”的文化产品走出去,上海积极打造创作主体。上海电影集团于2004年底完成整体转企,明确了建设华语影视创作生产重要基地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影视创作、院线建设、项目合作等各项工作。2005年影视创作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共获各种奖项34个。与此同时,国有文艺院团按照“一团一策”的原则,实行基本配置资金制度,并通过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艺创作资助资金、政府文艺演出项目采购资金、政府优秀文艺作品奖励资金等渠道加大投入,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
   上海市努力健全完善产业链,培育演艺集成商,培养和保护文化产业创业主体。成功打造了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的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公司,通过市场营销运作,有效优化整合了包括传媒、娱乐、创意、投融资、营销、演艺等在内的多种资源,创新了演艺营销模式,形成了一个有创新能力、具有集成商功能的市场主体,代表作在国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和品牌效应。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集投资、制作、运营、经纪和代理舞蹈作品、舞蹈活动、舞蹈赛事及舞蹈衍生产品等业务于一体,在操作中采取以项目为中心的制作人员负责制,通过资源运作、人才运作、资本运作、市场运作和品牌运作等方式,寻求有力的资本支撑,将好的创作思维或产品雏形进行艺术加工、升华,结合推广宣传、公关促销、票务经营等市场推广活动使艺术产品在市场中取得效益,并通过经纪和代理,使一些成熟的艺术产品如杂技剧《天鹅湖》等进入国内外演出市场,获取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培育人才 繁荣文艺创作

  上海市整合多种资源充分保障文艺人才培养,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培养文化人才的政策,如文艺人才“红名单”,上海文艺人才资助、奖励基金,上海艺术人才奖教金、奖学金管理办法,上海文化人才人事代理办法和上海特殊艺术种类从业人员保障办法等,维护了文化工作者的权益,活跃了上海文化人才市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的设立,为上海市培养专门文艺人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市的文化建设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在良性循环中“酝酿着”凌空出世:由上海派纳和东上海等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制作的电视剧《寒夜》、上影集团制作的电影《东方大港》、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影《天地良心》等将于明年与观众见面;上海歌舞团的舞蹈诗剧《天边的红云》即将在国内巡演;上海民族乐团的民族交响音乐会新版《上海回响》明年将再次公演。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