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西整顿撤销农信社乱了“三农”生计
10年十多万农民贷款无门
    2009-09-25    作者:本报记者 吕晓宇    来源:经济参考报

    汾西县城关信用社发生职工挪用储蓄存款案件,引发全县信用社支付危机的汾西县城关信用社已经关闭。(要凯朝摄)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农村信用社由于发生支付危机,从1999年起,全县12个信用社法人机构先后被责令停业整顿、撤销,10年来汾西县十多万农民几乎没有得到过农村金融服务,2008年邮政储蓄银行在汾西县成立营业网点后才开始发放农户个人抵押和质押小额贷款,但这些服务对于农户来说是“杯水车薪”。农村金融缺失严重制约了当地“三农”发展,干部和农民迫切希望恢复农村信用社或组建新的农村金融机构。

    收储不入账、虚开假存单、透支存款套取资金、收贷收息不入账、冒名贷款、违规放贷和担保……内部管理混乱,导致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

    “多年来我们一直为出路奔波,为生计奔波。”原汾西县信用联社副主任颜景明说,“有的职工曾经很困难,最严重的时候连买粮都成了问题。”1999年,汾西县信用社停业整顿后,颜景明和其他50多名职工全部待岗“回家”,直至2005年,原单位和他们解除了劳动合同。原来的汾西县信用社就只剩个别留守人员。
    “当时被停业整顿是因为内部管理混乱,收储不入账、虚开假存单,透支存款套取资金、收贷收息不入账、冒名贷款、违规放贷和担保,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原汾西县信用社留守人员原东贵介绍。
    1998年3月,汾西县城关信用社发生职工挪用储蓄存款案件,在动用缴存存款准备金,紧急救助再贷款还没有政策的情况下,引发了全县信用社支付危机。由于管理混乱,汾西县信用社长期负债经营,到1999年末,负债总额达6700多万元,外借资金4500多万元,亏损挂账2350多万元,风险十分严重。同时,部分职工违法违纪问题严重,案件较多,原城关信用社35名职工中就有10人涉案。经逐级请示、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批准,1999年12月14日起,全县12个信用社法人机构全部实行内部停业整顿。
    2005年,山西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提出对汾西县信用社实施撤销,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监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汾西县12个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予以撤销,并由山西省政府牵头实施撤销决定。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07年才宣布撤销,至今仍在进行清算工作。
    汾西县副县长郭向东说,汾西县信用社停业及撤销后,县里与人行汾西县支行等部门加紧进行收缴贷款和支付用户存款,使用人民银行紧急再贷款兑付个人合法储蓄,同时依法进行清收贷款、查处案件和职工安置工作。人行汾西县支行介绍,近几年,人民银行累计提供紧急求助再贷款和个人债权兑付资金1550多万元,帮助兑付个人储蓄4125笔,本息合计约1420多万元。截至2009年5底,已有3400多名群众拿到了存款。原汾西信用社57名下岗职工基本得到妥善安置。

    由于农村金融多年缺失,汾西县农民10多年来几乎没有贷款服务,造成资金外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滞后。同时,存款也很困难,一些做小买卖的农民只好养狗护钱

    汾西县永安镇铁金村村民王峰庆与其他3户村民合股办了一家养猪场。由于没有贷款渠道,王峰庆曾贷过3个月3万元的高利贷,每月要还利息1500元,贷了3个月利息就还了4500元。“这相当于我白养了5头猪。”王峰庆说。
    由于高利贷利息太高,2008年,王峰庆去汾西县成立不久的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但邮政储蓄银行对农户只发放抵押和质押贷款。不得已,王峰庆找到两个有财政工资的亲戚做担保贷了5万元,期限为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必须每月连本带利归还4520元。由于养猪资金回笼周期较长,他贷的5万元中只能利用3万元,另外2万元须用于每月支付本息。王峰庆养猪场的另一个合股人王兴旺为了入股办猪场,到邻近的霍州市借了8000元高利贷。
    原东贵说,汾西县信用社停业后,全县十多万农民基本失去了农村金融服务,给全县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汾西县总人口14.2万人,农业人口12.6万人,属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去年财政总收入1.2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600多元。由于农村金融多年缺失,汾西县农民几乎没有贷款服务,造成资金外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滞后。郭向东说,信用社撤销后,当地农行几乎不对个人进行贷款。2008年5月,邮政储蓄银行在汾西县挂牌成立营业网点,开始发放农村小额贷款。但邮政储蓄银行只开展农户小额抵押和质押贷款,农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担保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里号召干部下乡与农民结对子,用自己的财政工资为农民贷款做担保,帮助农户解决了一部分贷款。
    “与其找有财政工资的亲戚做担保,还不如直接向他们借,也省了复杂的手续。”王峰庆说,“这么多年没有农村信用社,农民没有信用贷款,确实很不方便。”
    去年5月挂牌的汾西县邮政储蓄银行只在县城有三个营业网点,农行只在县城有营业点。“农民不仅贷款难,存款也难,要存款还得拿着钱坐班车到县城去。没办法,一些做小买卖的农民只好养狗护钱。许多人到外县去开户存钱。”原东贵说。
    汾西县银监办主任刘玉省说,多年来,农行贷款基本不对个人,农民贷款根本没有希望。人行汾西县支行相关人员说,近年来汾西县的农村金融体系严重失衡,服务严重缺失。郭向东说,汾西县的农村长期没有金融机构支持,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汾西县的非法采煤现象曾经十分严重。为了杜绝非法开采,汾西县一方面严厉打击非法采煤窝点,取缔非法采煤点2170多处,依法处理非法采矿组织者与参与者,另一方面引导农民进行特色小杂粮种植和发展经济林、养殖业等农业综合开发。仅2008年县财政就投入500多万元对核桃种植、禽畜养殖进行补贴和扶持,投资1760多万元进行生态农业项目建设。但一些基层干部和专业人士认为,汾西县农村金融体系严重失衡,靠有限的财政资金和农民自有资金难以实现“三农”可持续发展。
    信用社出现经营风险、被停业整顿和撤销还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这种环境下,农民看不到信用社存款放贷的影子,在农民眼中早已失去了希望,各级政府普遍认为农村信用社是包袱、是炸弹,对信用社失去了信心,而且信用社职工领不到工资,甚至难以养家糊口,失去了自己的生路。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工返乡创业都需要金融支持,基层呼吁:加强部门协调尽快成立新的金融机构

    针对这个情况,近几年来山西省政府牵头相关部门曾多次开会研究解决。人行汾西县支行和临汾市、汾西县两级政府积极引导辖区内的金融机构对汾西县进行支持,如农业银行向300多名农民发放“惠农卡”,邮政储蓄银行向农村地区投放贷款1000多万元。但据山西省信用联社临汾办事处专业人士估算,汾西县一年的农业贷款累计需求约为5亿元左右,与汾西相邻的一些山区县信用社的贷款总额每年也能达到数亿元。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对于汾西县是“杯水车薪”。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地区更需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工返乡创业都需要金融支持。据了解,山西省政府已经开始研究解决汾西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山西省信用联社临汾办事处、汾西县政府、人行汾西县支行及银监办的相关人士和当地部分农民,他们认为,不管是恢复农村信用社,还是成立新的金融机构,都要从真心服务“三农”的角度出发,金融、政府、监管等条、块部门要加强协调,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缺失十年之久的农村金融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汾西县正在加紧进行清算工作。山西省相关部门也开始制定解决汾西县农村金融缺失问题的方案。据人行汾西县支行介绍,人行汾西县支行对原汾西县信用社存款的成功兑付,使老百姓对金融机构的信任程度有所提高,原本在外地存钱的储户,纷纷把钱转移到本地的金融机构,辖区内的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也呈上升趋势。
    人行汾西县支行有关专家也对解决汾西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是地方政府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手段,全面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建立金融经济联系分析长效机制,定期听取金融部门的判断分析,针对性解决“三农”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二是可以通过实施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三农”领域,同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降低民间资本的贷款风险。
    三是农业银行应长期重点关注对涉农企业的信贷需求,农发行应积极争取中长期低息贷款,支持农副产品收购销售,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快拓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支持农户自主创业。各金融机构要及时加强对县域金融资金的引导利用,遏制资金外流。
    四是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吸引社会资本,建立社区性金融机构、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     


    [评论]要有“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的观念

    山西省汾西县农村金融服务的十年缺失,对当地“三农”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现在相关部门虽已经启动了恢复工作,但重建工作却任重而道远。面对这一深刻的教训,各级部门要有“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的观念,真心为“三农”做些实事,勇于收拾“乱摊子”,勇于负责,才能建立真正能支持农村发展的金融机构。
    当时一关了之,现在重建步履艰难。山西省一位金融界资深人士一语道破事情的关键“老百姓的事没人真心去管”,没有操作性很强的措施,不想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十年过去了,当时经手这件事的许多部门领导已经调离,留下的是一个“乱摊子”,目前还面临着清贷、清产、核资等大量遗留问题。问题是复杂的、艰难的,但如果想想十多万农民十年来贷款无门,那么各级部门没有理由不为他们着想、不为他们服务,只要树立了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理念,各部门勇于承担责任,利用国家对农村金融日趋开放和完善的政策,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可以探索出来。
    下一步汾西县不仅仅是重建农村金融机构的问题,而且面临重新打造社会信用环境的问题。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在老百姓眼中已经失去希望,新成立的金融机构对老百姓的信用还心存疑虑。所以,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社会各界都要形成合力,创建全社会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达到农村金融和“三农”互助共赢的局面。

    农村信用社出现问题不能单靠“关闭”去解决

    汾西县信用社早在1995年就出现了管理混乱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直到1998年“病入膏肓”。1999年12月,汾西县信用社被停业整顿后,如果及时进行补救和改革,可以避免被撤销的命运。几年中,省、市、县各级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监管部门针对汾西县的问题不可谓不“重视”,但至今当地农村金融机构的重建没有实质性进展。山西一些金融界的专家和基层人员认为,汾西县信用社停业被撤造成农民贷款难的教训和反思应引起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