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大陆为“工厂”到以大陆为“市场”
对台采购大单可能引发台湾经济模式新变化
    2009-06-18    本报驻台北记者:张勇    来源:经济参考报

    6月2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右)与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秘书长赵永全签订双方合作协议。当日,海峡两岸平板显示产业合作研讨会在台北召开,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组织大陆9家主要彩电企业赴台参加,落实对台近22亿美元面板采购计划并进行技术交流。新华社发(吴景腾 摄)

    如果说两岸经贸往来仿佛一条宽广澎湃的大河,那么近期大陆不断扩大的对台采购,无疑给这条大河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让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两岸长期以来就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以其低廉的土地、劳力成本和优惠政策,为台商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和顺利转型的机遇。而现在,在两岸皆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时刻,一份份大陆对台采购订单,将广阔的大陆内需市场和飞速成长的大陆本土企业与台湾对接,有望再次成为台湾经济困境中的新引擎。

    “将尽可能地多买,上不封顶!”

    4月,温家宝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提出“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扩大对台产品采购”等五项重要对台举措。
    5月31日,由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会长李水林率领的“两岸经贸促进考察团”抵达台北。来自联想、海尔、长虹、中兴等35家大陆知名企业的近80位业界代表,开始对台湾工业消费品、特色工艺品及食品等展开团组考察和采购。
    这个考察团的抵台,标志着大陆方面在“扩大对台产品采购”相关举措的具体落实上已迈出实质性步伐。考察团因而也被台湾媒体冠以“采购首发团”的称号。
    李水林在抵台后告诉本报记者,该团从立项到成行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堪称“神速”。而为了及时落实对台采购,后方不知有多少工作人员连续加班,甚至几天几天地以办公室为家。
    李水林说,去年以来,两岸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两岸是一家人,又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双方应该携手互助、共克时艰。“只要是符合市场需求、适销对路的台湾产品,我们的企业都将尽可能地多买,上不封顶!”
    接踵而来的大陆采购团,给台湾同胞带来的不仅是广阔的商机,更有“兄弟齐心”“同舟共济”的同胞情谊。
    继“首发团”之后,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组织的大陆9家主要彩电企业也随即组团抵台,与有关业者交流并洽谈采购事宜。率团来台的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透露,此行将落实对台近22亿美元的面板采购计划。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研究部主任刘雪琴说,台湾出口量因受到金融危机的侵袭而大幅下滑,大陆大量采购台湾产品,将有助于台湾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淖。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所所长张五岳说,台湾属于出口型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衰退形势严峻,台湾民众高度期盼两岸关系改善,能够逆转经济颓势。大陆通过派出一波波采购团,可以让台湾民众在短期内直接感受到两岸合作的善意、暖意和实质好处,提升台湾民众的信心指标。

    全年对台面板采购可能会翻番至44亿美元

    经过紧锣密鼓的考察洽商“采购首发团”很快落实逾22亿美元对台采购订单。其中8.27亿美元将在7月底之前下单,其余14亿美元则将在年内下单完毕。
    据悉,这个采购团中的长虹、联想、中钢等几家大型陆企,还在继续就产品采购和技术投资事宜与台湾供应商讨论相关细节,预计首个采购团最终的采购金额将远超22亿美元。
    随后完成洽购任务的7家大陆彩电企业则不仅落实了22亿美元的对台面板采购,并为岛内工商界开出一张更大的远期订单:全年对台面板采购可能会翻番至44亿美元。
    对台采购也不是“采购团”的专利,同期在台北举办的一系列两岸产业交流活动同样潜藏着无穷商机。
    6月3日,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会长刘立清在台北表示,未来三年大陆3G网络建设对于产业的直接拉动预计将达人民币1万亿元,其中终端设备及配套市场的商机约人民币6000亿元,这对于在终端等领域具有竞争实力的台湾通讯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市场机遇。 
    6月10日,“两岸LED(半导体)照明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上传来消息:大陆正积极推动的“十城万盏”计划今年下半年将加大采购台湾LED的上下游产品,总金额预计超过150亿元人民币。与会的大陆业者还分析认为,“十城万盏”计划将在今年底前布建完140多万盏的LED路灯,这类LED路灯产品的相关器件多为台商供应,因此总商机中至少有五成将来自对台商的采购。
    海贸会会长李水林表示,来台考察交流的大陆企业不仅达成巨额采购意向,更重要的是为两岸企业搭建起了交流平台,为今后两岸经贸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并且为后续来台的采购团组探索和积累了经验。
    台外贸协会董事长王志刚说,大陆采购团的购买力远远超出台湾企业界预期,而且采购团还有一个重要成果,即推动两岸业界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分工合作,实现互补互惠,携手发展成为全球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商。

    年内可能派出共约20个采购团赴台

    接踵而至的大陆采购团受到岛内业界的普遍欢迎。如“采购首发团”在台北和高雄举行的两次洽购活动,大陆30多家企业共与300多家台湾厂商进行了600多场洽谈,平均每家大陆企业接洽约20家台湾厂商。
    台北一家制伞企业的负责人赖诚敏因为出差,本来没有报上名。但他听说这个洽谈会的消息后,还是立即赶到会场“碰碰运气”,结果还真“加塞儿”和大陆天外天集团的负责人进行了当面洽谈。主营伞、帐篷等商品的天外天集团此次来台的意向采购商品包括LED灯和伞具等,因此双方可谓一拍即合。赖诚敏在洽谈结束后兴奋地告诉记者,尽管尚未谈及具体采购事宜,但这样的对口洽谈活动能帮助企业建立直接联系渠道,对于企业拓展市场、寻找合作伙伴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洽谈活动3日移师高雄后,还有许多北部厂商因为没赶上台北场的活动而纷纷南下“补课”。
    “虽然集中组织大陆企业采购台湾商品只是一时之举,但我们希望藉此进一步疏通两岸企业的经贸往来渠道,给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长长久久的利益。”李水林说。
    对台采购对台湾经济的提振显而易见,正如台湾媒体所言:大陆订单让“放无薪假的员工重回生产线,股市又多了一些动力,经济回春的动能及信心又多了一些凭藉”。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日前表示,大陆等新兴经济体扩大内需将有助于扩大台湾对外出口,加之岛内需求回升,预期第二季度制造业生产可望逐步摆脱景气谷底的阴霾。
    据悉,至9月间,还将有7至9个大陆采购团先后赴台洽谈采购。而年内,大陆可能会派出共约20个采购团赴台。

    引发台湾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大陆采购团用一份份被当地形容成“亮丽”的订单给台湾带来广阔商机,让台湾同胞深深感受到来自大陆的善意和暖流。而更可贵的是,藉由这波对台采购热潮,两岸经贸合作正呈现出令人振奋的新机遇、新蓝图……可以说,大订单之后更有“大文章”!
    一方面,采购团的牵线搭桥,让两岸企业逐步建立起便捷、顺畅的交流平台和渠道。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王志刚说,作为两岸经贸的真正“主角”,两岸工商企业未来才能更好地“登台唱戏”,通过持续贸易往来给两岸经济带来源源活力。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两岸经贸交流有望乘着这波采购热潮,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众所周知,两岸早就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且大陆长期是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但应该看到,此前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主要得益于大批“登陆”设厂的台商,他们从台湾大量采购设备、原料等,其采购额甚至占到台湾对大陆出口额的一半还多。
    但这一切随着陆续到来的大陆采购团而发生了巨变。看看最近来台采购的大陆企业名单就可以发现,联想、海尔、长虹、中钢、中兴……无一不是在大陆经济起飞过程中成长壮大起来的本土企业。而且,在他们大量来台采购的背后,是大陆内需市场赋予他们的充沛动能。所以,在两岸经贸这台“大戏”中,大陆企业和大陆市场,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大陆正调整发展模式,开发内需市场,这为众多台资企业转型创造了新的机遇。越来越多从事出口加工制造业的台商正在从大陆内需市场中寻找转型、升级的出路。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以其低廉的土地、劳力成本和优惠政策,为台商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和顺利转型的机遇,那么现在可以说,大陆以其广阔的内需市场和飞速成长的本土企业,有望再次成为台湾经济于困境中再创辉煌的强劲引擎。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新经济形势,面对两岸经贸交流内容的悄然改变,台湾经济近期正积极思考其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正如此间一些经济专家所言,要由原先以大陆为“工厂”的模式,逐渐调整为以大陆为“市场”的模式。
    同时,两岸企业应真正实现优势互补,携手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掌握和开发核心技术,以广阔的大陆市场为依托,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路,摆脱过去在全球供应链上只是纯粹代工的角色,在国际上打响中国的自主品牌。

    大陆对台采购的福州模式:为贸易常态化探路

    在大陆的采购商名单中,福建超大集团是大陆对台采购中的“探路者”。这家企业从2006年率先实现台湾农产品免税直航大陆以来,已经完成4次紧急采购台湾滞销水果,累计约3000吨,其对台农产品采购的运作模式被国台办等部门称为“福州模式”。 

               专家点评                 

    大陆扩大对台采购“一石三鸟”

    5月底以来,大陆已组织三次大型赴台采购活动,总金额将超过68亿美元,在台岛内外取得良好反响。日前,商务部表示,7月上旬还将有第二批“两岸经贸促进考察团”赴台,采购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大陆扩大对台产品采购将起到“一石三鸟”作用,一是及时对台经济纾困,二是推动两岸经贸互动,三为两岸达成正式的经济合作机制铺路。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