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分析师不该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替罪羊’。”12月9日,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理事会主席辛伯恩(Brian D.
Singer)在上海为中国代表处成立摇旗呐喊的同时,也为备受责难的金融分析师“喊冤”。 CFA
协会是全球非营利专业机构,负责主办CFA考试课程,并为投资业界制定自愿的、以道德为基础的专业及投资表现报告准则。目前,该协会在129个国家及地区拥有接近8.3万名会员。
危机无碍分析师“饭碗”
当大部分人将美国次贷危机的责难归咎于华尔街精英时,辛伯恩提出了不同意见。这位拥有25年投资领域工作经验、负责“全球金融第一考”——CFA课程的“主考官”认为:“大部分金融分析师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表现是称职的。” 根据对CFA会员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次贷危机的“肇事者”包括:房贷抵押公司、信用评级机构、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监管者以及房地产投机商。 “而一些有远见的金融分析师很早就预计到了风险。”辛伯恩指出,大部分分析师认为,市场上的一些资产价值被高估、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政府监管措施不够透明,“正是基于上述多个因素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 当然,辛伯恩并不排除个别人违反了金融从业者的基本道德准则,缺乏市场参与的基础知识,不知道优先考虑投资人利益。但他同时强调,CFA协会设立了专门的纪律委员会,对会员是否遵循行为准则进行定期调查。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越来越多的金融分析师正面临“下岗”危机。对此,辛伯恩坦言,在亚洲地区,已经有10%的会员感受到了压力;在欧美地区,担心失业的会员比例达到20%。 “但是,这些并不会影响他们的CFA会员资格。”辛伯恩告诉记者,协会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那些已经失业的会员在异地寻找新工作,并减免他们的会费,“事实上,危机对大部分分析师的影响不大,他们仍然保留了自己的职位。”
中国分析师表现值得期待
“未来5至10年,我们期待中国CFA会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多作用。”辛伯恩解释了CFA协会此时设立中国代表处的用意。在他看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向深层次的发展,市场对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金融分析师需求巨大,越来越多的中国精英开始参与CFA课程。 CFA
课程是一个相当于研究生水平的自学考核课程,适合投资专业人士参加,尤其适合证券分析师、资金管理人和投资顾问。取得该特许状如同获得一张“通行证”,不仅有助于考生进入金融行业或提高其晋升机会,也为其在世界各地工作创造条件。 数据显示,1996年,CFA考试首次在中国大陆举行,当时只有24人报名;2008年,报考CFA的人数增至1.7万人,仅次于美国。目前,在中国大陆共有超过1500名CFA特许资格认证持有人,还有900多人已经通过了CFA考试并将陆续达到其他获取认证的要求。 对此,辛伯恩表示,在过去的12年里,中国大陆CFA特许资格认证持有人数量从零跃升至世界第七位,这本身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目前,这些CFA资格认证持有人主要服务于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普华永道、中金公司、中信公司等金融机构。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中国金融分析师行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辛伯恩指出,目前这些CFA中国会员在市场上的作用比较有限,“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国金融行业开放时间比价短,CFA特许资格认证起步比较晚。” 另悉,12月11日,辛伯恩将飞往北京,CFA协会将与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CFA也正在积极与上海复旦大学等多家中国高等学府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