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交所CEO约翰•塞恩:我不为钱而工作[图]
    2007-08-14    郑晓舟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4年,他辞去高盛总裁,接受纽约交易所CEO一职。前者的年薪是2000万美元,后者是400万美元。
  再和纽交所那位获得1.4亿美元巨额退休金的前任CEO相比,约翰·塞恩真的是一头埋头苦干的老黄牛。
  他带领这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所———
  成功地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成功地收购泛欧交易所;
  果断决定采纳电子交易系统;
  积极开拓亚洲市场,三访中国;
  …………
  有人说,约翰·塞恩“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有些人为使命而工作。
  约翰·塞恩就是其中一位。
  关心华尔街动向的人知道,在2004年出任纽约交易所CEO一职,真的“华而不实”。
  2003年9月,由于获得高达1.4亿美元的退休金,纽约证交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格拉索在舆论的谴责声中被迫下台。纽约交易所CEO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位子,甚至有美国媒体以“巨大的黑箱”来形容纽约交易所和交易所的官员们。
  可以说,从履新之初,约翰·塞恩就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不过,更大的压力不在于舆论,而在于交易所本身。
  对于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纽约交易所而言,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一种负担。从梧桐树下到华尔街11号,200多年过去了,纽约交易所就像一艘巨轮,岿然屹立在华尔街11号。但是巨轮的外壳,已经有些斑驳。
  约翰·塞恩的使命,就是要创造一段新的传奇,给巨轮注入动力和活力。

薪酬问题

  经过一系列森严的安检程序后,记者在纽交所的小会客室里见到了约翰·塞恩,温和而亲切。
  在谈论了交易所各种战略和变革之后,记者问及了他的薪水问题。
  “我不为钱而工作”,塞恩非常坦率地告诉记者,他出任纽约交易所CEO,是因为喜欢这份工作,就像他当年出任新职时所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和挑战,我深感荣幸。”
  事实也的确如此,若是因为薪水,他就应该在对面那栋楼上面,在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继续担任总裁,薪水远比现在丰厚。
  其实,自从他的前任格拉索的巨额报酬事件后,纽交所CEO的薪酬问题就备受关注。纽约交易所在2003年8月披露,格拉索一次性取出其应得的积年报酬,共1.4亿美元,金额超出纽约股票交易所过去三年中的赢利。而且光在“9·11”之后,格拉索自以为表现不俗,稳定市场工作做得好,借机又让纽约股票交易所给他发了500万美元的奖金。
  因此,在赛恩履新之前,就屡有媒体发问,新任CEO的薪水是多少。事实上,履新的时候,他的薪水是400万美元左右,相比其前任的收入,可谓是“低收入”。相比其他华尔街的高管,这份薪水也只属于中等,甚至偏下的水平。
  不过,对约翰·塞恩来说,他更看重的是自己对交易所的贡献。
  在2006年,他向纽交所董事会提出,要求大幅度降低自己的固定薪水,而把主要部分的报酬与交易所的业绩挂钩。根据纽约交易所2006年的年报披露,2006年约翰·塞恩的固定薪水为75万美元。其他部分的报酬,更多地是通过与业绩挂钩的现金和股权激励来体现,估计总体的报酬幅度大约是525万美元。

改革使命

  上任伊始,围绕约翰·塞恩的都是坏消息。
  由于纽交所要求格拉索返回其部分报酬的诉讼所引起的巨额法律费用,以及为了重树交易所形象而做的市场营销费用,在其上任的第一年,交易所的利润降低了50%。
  2003年,纽约交易所交易席位的转让费用,也从1999年的270万美元跌至了约100万美元左右。
  可能正是这些麻烦事,让他更有一种使命感,要引领纽约交易所走向新的繁荣。
  所以,从2004年开始,他开展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美国媒体形容他的改革所带来的变化,超过了纽约交易所之前200多年的改革总和。
  赛恩上任后干的最漂亮的一件事,恐怕就是让这个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纽约交易所收购了群岛电子交易所,从而成功借壳上市,成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上市公司。2006年3月8日,以NYX为代码的纽约交易所集团股票正式在纽约交易所交易。上市当天,纽约交易所的股价突破80美元,集团的总市值达到126亿美元。约翰·塞恩认为,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变革中,投资银行是金融服务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先锋,但是交易所则相对落后。通常,人们认为交易所是重要的国家资产,正如每个国家都需要航空和邮政系统一下,他们也需要证券交易所。事实上,市场的力量是巨大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赛恩还干了另一件大事,“很多欧洲人都被这一招惊呆了”。通过不懈努力,纽约交易所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收购了泛欧交易所。
  约翰·塞恩骄傲地对记者说,“通过与泛欧交易所的合并,我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交易所”,联合了美元和欧元这两种主要货币,开展跨时区交易,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的交易场所。
  除了战略上的扩张,约翰·塞恩更顶住压力,改变纽约交易所几百年来以人工报价为主的交易系统,推出了以电子交易为主,人工为辅的混合交易系统。开始的时候,反对声远过于支持者。交易员纷纷抗议,认为计算机取代人工,将导致他们失业。但是约翰·塞恩坚持,这是纽约交易所唯一的选择。
  今天的纽交所交易大厅,已经不像往日那么喧嚣热闹。交易员们也不像往日那样以手势相互之间报价。对参观者是一种遗憾,但是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福音。毕竟,大量的买卖指令如果在瞬间进行的话,计算机的自动撮合远比人工报价来得有效和迅速。
  不过,约翰·塞恩肯定地告诉记者,这一交易大厅不会被废弃。他说,很大程度上,人工交易还是有计算机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说,有人卖200股股票,但是恰巧当时或者当天没有买盘,如果单纯依赖计算机,可能价格就会一路暴跌,但是依赖场内的专家(specialist),就能为这个股票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防止暴涨或者暴跌。

远大前程

  约翰·塞恩的改革动作在常人看来都是那么“大刀阔斧”,其实,他在内部管理上也不乏“细致入微”。在采访的时候,记者听到这么一个故事。据说,原来有一专职的理发师服务于纽交所,除了收取小费,该理发师每年还从纽交所获得2.4万美元的补贴。约翰·塞恩上任后,坚决对这类事件说“不”,要求取消交易所理发师的岗位。理发师特意找上门去表示可以取消他的补贴,但是希望继续让他为交易大厅的交易员服务。但是约翰·塞恩否决了这一提议,他认为,交易所就不应该有理发师这么一个职位。
  虽然去纽交所采访程序复杂,安检森严。但是作为纽交所的CEO,约翰·塞恩更多地像一个学者,而不是华尔街大亨。采访的时候,他总是很专注地听,也很认真地跟记者畅谈他的战略和理想。塞恩向记者强调,他接受这份工作不是为薪水。纽约交易所是美国金融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前几年遇到了一些困难,现在,他有信心帮助纽约交易所保持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从2004年1月15日正式上任以来,约翰·塞恩以他甚有条理、大刀阔斧的改革,获得了华尔街的高度赞誉,有好事者已经在预测他的未来之路。塞恩在就职之时曾表示,预计自己将在这个岗位呆上3到5年。如果按5年计算,到2009年,他将可以自由离开,届时,他仍有足够的竞争力在华尔街谋一份显赫的职位。
  现年52岁的他,或许正在创造一段华尔街的传奇。

  相关稿件
· 央行副行长苏宁:大器晚成兼掌央行上海总部 2007-08-13
· 潘石屹:SOHO中国上市计划或进入"沉默期" 2007-08-13
· 周正庆表示:《期货法》草案获总体认可[图] 2007-08-13
· 伯南克披露个人财政状况 投资十分简单[图] 2007-08-06
· 北大教授雷明:有些省份的GDP实际是零增长 200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