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科特:“商业恐龙”为何屡遭指控?
    2007-06-05    记者: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再次陷入被员工指控的噩梦。这次的目标,是沃尔玛公司全球CEO李·斯科特。该公司前任市场主管朱丽·罗西姆,向法院指控李·斯科特“受贿”——接受了一个供应商提供的旅游活动、轮船折扣以及若干珠宝。
    与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及其家族相比,李·斯科特似乎并不出名。但他是不折不扣的全球最有权力的商界人物之一。过去3年,沃尔玛公司连续荣登《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榜首,作为在该公司打拼25年、并登上首席执行官宝座的人,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第一总裁”。
    作为总裁,李·斯科特接受供货商的一些礼物,似乎算不上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零售行业采购人员吃请、拿回扣的事例“几乎就是一个行业潜规则”。然而,对于沃尔玛这个被称为“商业恐龙”的巨型跨国公司,问题并不简单。
    沃尔玛一度被称为“最讲道德的公司”。它严格禁止公司管理人员从供应商或是那些希望和沃尔玛做生意的公司那里接受任何礼物和经费。为了防止个人利益损害公司利益,沃尔玛要求美国供应商到位于阿肯色州本顿维尔总部全透明的谈判间,与采购人员面对面做生意。在采购部门办公室的醒目位置,甚至张贴“我们绝不收受任何贿赂”的标语。
    可能正是基于这样严明的“铁律”,沃尔玛公司30年间从美国中部一家小镇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集团。“第一零售网”总编丁利国表示,素以“治军”严厉著称的沃尔玛,如果连年薪上千万美元的CEO都会动供应商的脑筋,可见采购领域的“生意”肥水厚得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如果这件案子最后查实,它将是对沃尔玛管理体系的莫大讽刺。
    零售业界利润一向微薄,“薄利多销”也是行业的金科玉律。目前,中国本土零售行业平均利润也就几个点的毛利。沃尔玛这样的大公司,税后利率大约是3%。在这个竞争白热化、利润单薄的行业,从上到下各个采购环节中的“腐败”问题,却一直是行业痼疾。
    丁利国表示,对于采购腐败这颗“毒瘤”,老板都心知肚明,不过大多数人对此讳莫如深。中小企业供应商们不敢轻易动这些手握生杀大权的“老爷们”,只有那些零售业巨头才有清除这个毒瘤的底气和胆魄,而路途照样艰险无比。
    这次“丑闻”被爆料之前,李·斯科特一直被称为“平民总裁”。他做事不喜张扬,自己开一辆大众甲壳虫汽车,外出开会时为了节省起见,总是与人合住一个房间。他的办公室也不过十几平方米,房间中几乎没有任何摆设。这位作风一贯严谨、为人温和的总裁,业余爱好几十年不改——他一直是个狂热的钓鱼爱好者。
    早在2003年,李·斯科特领导的沃尔玛公司年销售总额就高达2560亿美元,超过了当时波兰整个国家的GDP总额。目前,其年销售额已高达3500亿美元。有人预测,照这样的扩张速度,沃尔玛15年后将会与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
    不过,统治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李·斯科特的烦恼无处不在。据统计,从2005年1月至今,美国联邦法院已经受理了250件沃尔玛员工对公司的起诉案件,绝大多数都和性别歧视和违反劳动用工规则有关。从2005年底至今,沃尔玛为此向员工付出的赔偿金已达2.5亿美元。斯科特为此说过:“每天早上我先是阅读销量报告,然后就是见律师。”
    沃尔玛屡遭诉讼的“不良形象”,显然与其遍布全球1万多家分店的商业帝国快速扩张有关。几乎在每个国家,沃尔玛都是最有势力的“公民”。比如在孟加拉国,沃尔玛给孟加拉人带来了欧洲服装的样品,每件零售价在100~130美元之间,却要求在孟加拉国的出厂价定在10美元一打。
    同样的故事,在中国、东南亚及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工厂”反复上演。在受到跨国公司技术、资本、知识产权优势盘剥的同时,这些劳动力价格已被压缩到最低的生产商们,同样要在沃尔玛的“供应链帝国”面前俯首称臣。因为谁控制了渠道,谁就拿到了讨价还价的最大筹码,谁就控制了商业战场的制高点,这正是沃尔玛奋力扩张的密钥。
    业内人士分析,李·斯科特必然会全力辩护,以维护自己“供应链之王”的全球形象。不过,最近,李·斯科特恐怕没心情去钓鱼了。
  相关稿件
· 布什提名美前副国务卿佐利克出任世行行长 2007-05-31
· 中国散户第一人“杨百万”:“我已经空仓” 2007-05-30
· 河南首富孙树华涉嫌骗贷13.6亿被立案侦查 2007-05-30
· 王学庆:北京全球通单向收费实为涨价[图] 2007-05-30
· 张晓刚:鞍本联合重组一定是实质性的资产重组 200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