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报道“宝钢涨价有损国家利益”后仅隔一天,事情就发生了些许微妙的转变,中钢协出面力挺宝钢。
中钢协:正常涨价 何须多言
12月22日,中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在某论坛上表示:“宝钢带头涨价,以私利损害国家利益,这个帽子不轻。”他还反问:“难道宝钢涨价就是损害国家利益,宝钢降价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吗?宝钢如果亏损500亿就是符合国家利益吗?怎么能把这种关系这样对立起来呢?” 戚向东进一步表示,钢材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不管是不是关键时期,首先要看价格该不该涨,涨得合不合理。每年铁矿石谈判都是从头年11月份开始,最快的能到第二年4月份结束,这6个月钢厂都不能涨价吗?” 就在戚向东力挺宝钢前一天,宝钢自己也对外“喊冤”,认为将钢材产品价格调整与铁矿石谈判挂钩是不合理的。“矿价与国内钢厂的钢材产品价格周期有明显差异,对铁矿石价格而言,归根结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铁矿石在全球市场的整体供需情况。” 对于中钢协的“大度”,宝钢当然“涌泉相报”。宝钢表示:“从全球范围看,钢企盈利情况不支持明年铁矿石涨价。在全球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整体大幅下降、钢价下跌、主要钢铁企业处于亏损边缘的形势下,铁矿石的涨价空间一定会受到制约。国际主要的铁矿石供应商应从理性、长期和双赢的角度考虑同下游钢铁行业之间的关系。”
专家:过程正确 结果错误
对于这些“纷纷扰扰”,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指出:“宝钢涨价,从企业经营角度,没什么问题,是基于对未来环境的改善以及企业预期向好的问题。但宝钢涨价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也可以说是过程无可挑剔,结果错误。” 有专家认为,广大钢企“被代表”参与铁矿石谈判是对宝钢涨价“不忿”最大的原因。“宝钢的另一个身份是铁矿石谈判代表,更应该反映钢铁市场以及钢铁企业的生存、生产、经营情况。但宝钢在谈判中的代表性却受质疑,关键在于其代表性不高,不能完全反映中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情况。”赫荣亮进一步指出,一方面,宝钢不能反映中国钢铁生产的总体成本,宝钢进口矿资源丰富,国内一般大钢厂还要依赖部分国产矿;宝钢进口成本低,特别是运费低,有临港优势,所以,无论进口还是出口,运费成本是地处内陆的武钢、山东钢铁等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宝钢是高端板材的代名词,最近其涉足取向硅钢,产品更往高端方向发展,但问题恰恰是,宝钢不能反映中国钢铁市场结构,因为中国钢铁生产、需求的“大头”还是建筑钢材。这一点,中国和日本不同,板材等高端品种在日本钢企产品中占重要份额,其产品很多都是用于生产汽车、家电,所以,作为日方谈判代表的新日铁,在代表性方面从未遭到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