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4-30 作者:刘晓忠 来源:证券时报 |
|
|
祸福相依,希腊等主权债务危机若处理得当,将促成欧元区进一步整合,加快其政经一体化改革进程,并促成对高福利经济的反思乃至改革。同时,也警示美国、英国等高赤字国家,促使其冷静思考凯恩斯主义的负面效应。 对欧元区来说,这是一个多事之秋。被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欧盟要员,面对危机扩散蔓延,如今似乎已是魂不守舍。 继信用评级机构标普下调希腊、葡萄牙的主权信用评级后,4月28日标普再次把投标戳向西班牙——下调西班牙信用评级至AA级。消息公布,再度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抛盘,周三欧洲股市普跌。 如果说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不至于对欧元区伤筋动骨,那么葡萄牙特别是西班牙的主权债务危机一旦引爆,则对欧元区而言将是一个不可承受之重,高达5600亿欧元债务的西班牙,听起来就令人不寒而栗。 欧盟与IMF的救助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不可否认,主权债务问题正炙烤着欧元。在诸多看空欧元的人眼中,欧元成了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希腊等正在遭遇的诸国退出欧元区意味着金融会急剧崩溃,因此,这些国家不会主动退出欧元区;而备受冲击的欧元则可能导致德国主动退出欧元区,从而出现地道的劣币驱逐良币。这是对欧元最悲观的论调之一。 诚然,希腊诸国的危机首先冲击的是欧元。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确实与欧元区当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匹配直接相关。经济发展各异的各国绑在一个欧元上,本身就限制了各国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加之希腊等国加入欧元区时存在条件不够硬上的行为,更负面激励了这些缺乏经济竞争力的小国放松财政纪律,特别是在2008年四季度金融危机暴发,更使得本来负债累累的欧元区小国花钱搞刺激有恃无恐,导致这些国家高赤字化,从而酿成今日之祸乱。 我们认为,当前希腊等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的冲击并非是基于蒙代尔理论的失败。而需要检讨的是在不满足理论前提条件下的盲目上马单一货币。如最近以来,亚洲部分国家积极讨论亚洲货币单元的构建,以抗衡对美元的过度依存。我们希望这次欧元问题,能提醒那些积极搞亚元的人的注意,也要进一步深刻反思甚至审视提倡SDR作为国际货币的可行性问题。 欧元区债务危机的蔓延不一定会成为压垮欧元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方面随着危机的恶化和蔓延,迅速的危机处理会跟进,毕竟不论是对希腊还是对德国,退出欧元区代价都太高昂。另一方面,随着制度性缺陷的暴露,矫正措施也更易推进,加快区内整合的共识就会增强,有利于弥合欧元区的制度漏洞。从这个角度看,危机并非是完全的利空。同时,各国还将反思其经济结构、全能政府等问题,加快其在公共领域的自由市场化改革,避免高福利模式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活力的抑制。需要指出的是,德国当前频繁地就救助希腊问题上“刁难”,一方面在于若不施加改革压力,救助将是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希腊只是个开始,葡萄牙、西班牙等诸多难兄难弟也面临嗷嗷待哺局面,如果希腊轻松获得贷款援助则将产生群体效应。因此,这次欧元区的主权债危机很可能是拉开欧洲社会资本主义革新的序曲,是走出对凯恩斯主义加货币主义的危机处理机制的关键一步。 当然,放置于整个国际背景下,欧元受压兑美元、英镑以及日元等的贬值,对美国、英国和日本来说亦属负担。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提出了出口倍增计划,希望通过增加出口缓解其双赤字压力,改变过度依赖消费的模式。若希腊等主权债务危机得不到有效控制,欧元兑美元持续走低,这势必将增加美国出口倍增计划压力,为美国经济复苏投下阴影。事实上,当前在美国国内消费信心走高,失业率有所缓和,经济持续9个月复苏等情况下,美联储依旧拒绝加息,一定程度上就是考虑到欧元因素。 总之,祸福相依,希腊等主权债务危机若处理得当,将促成欧元区进一步整合,加快其政经一体化改革进程,并促成对高福利经济的反思乃至改革。同时,也警示美国、英国等高赤字国家,促使其冷静思考凯恩斯主义的负面效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