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中国模式”难在何处?
    2009-10-19    作者:刘涛    来源:东方早报

  2009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2010年的大幕又将拉开。在日前召开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前奏会议上,中钢协负责人提出,在新一轮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应寻求建立“中国模式”。
  回顾2009年中钢协领衔的铁矿石价格谈判过程,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非但未能充分抓住上半年世界经济低迷的有利时机速战速决,反而与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彻底谈崩,甚至对中澳两国经济和政治关系都构成了不小的负面冲击——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澳方企业和政府的傲慢同样难辞其咎。若不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澳大利亚矿商FMG在最后阶段以黑马姿态突然杀出,帮中钢协挽回了些许颜面,后者恐怕真要骑虎难下了。
  中钢协在2009年价格谈判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一是高估自身筹码,过早暴露底牌,例如在谈判一开始就要求对手降价40%,一旦目标无法达成,反而陷入被动;二是在谈判中欠缺灵活性,无法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相应调整谈判目标和策略;三是不能很好地平衡大型钢企、中小钢企、铁矿石进口商之间的利益。
  客观地讲,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本国企业参与对外议价,在国际谈判中也屡见不鲜。但问题是,中钢协并非一家纯粹的民间行业协会,从其官方背景和行事方式来看,倒更像一个强势政府机构,使得本应作为谈判主体的企业失去了独立的意志表达和判断力,有喧宾夺主之嫌;更麻烦的是,这使得企业行为容易上升为国家间的对立。中钢协在2009年的表现无非再次证明了,计划经济思维和官僚机构难以适应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带来的挑战。
  根据媒体披露,2010年中钢协的谈判目标包括:一是将结算周期确定为自1月1日至12月31日,以适应中国的生产节奏;二是要求矿业巨头适时给予“量大价优”的照顾;三是对内要求全国实行统一价格,不再区分长协价和现货价。
  毫无疑问,中国不应继续扮演价格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应当成为价格的协商制定者。但就现有情况看,“中国模式”顺利诞生,有相当大的难度,几个突出问题表现在:
  首先,双方并非对等的两个博弈主体:一方是几乎铁板一块的全球三大寡头串谋,而另一方则是各怀心思的800多家中国钢企和上百家铁矿石进口商。的确,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60%,其比重不可谓不大,但这不等于中国就拥有了相应的话语权。由于国际铁矿石的价格需求弹性一向较低,加之国内投资过热等因素,导致进口需求量无法根据价格变化而有所增减。因此,若不先治理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这些深层次的矛盾,中国钢铁业受制于人的局面也不可能得到有效改观。
  其次,众所周知,改革就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所谓的“统一价”也将不可避免地在大型钢企、中小钢企、铁矿石进口商之间进行利益重新洗牌。表面上,中小钢企将成为新的受益者,但由于不掌握矿山和供应渠道,理论上的受益不一定能转化为实际受益;同时,这也等于是压缩了铁矿石进口商和大型钢企的利润空间,它们是否还有足够动力积极参与谈判令人怀疑。
  最后,笔者想强调指出的是,在国际经贸往来中,将政治与经济问题混在一起,恐怕将成为铁矿石价格谈判今后面临的最大障碍,而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事实上,谈判价格最终是涨了1美元还是降了1美元,并不导致国民财富的大面积流失,更不涉及到中国是否丢了面子。相反,我们应当问的是,中国钢铁企业能否承受?其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能否承受?如果不能承受,能否让一些缺乏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退出,或者允许被其他企业兼并?因此,在2010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若中钢协的角色定位和思维模式不做出根本转变,其结局并不特别令人期待。

(作者系宏观经济分析师)

  相关稿件
· 钢企上书中央质疑中钢协铁矿石谈判策略 2009-08-26
· 从铁矿石谈判反思中国发展模式 2009-08-18
· 铁矿石谈判目标远未达成 2009-08-18
· 铁矿石谈判达成首个“中国价格” 2009-08-18
· 铁矿石谈判需要新主体 20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