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结算开启人民币国际化之旅
    2009-07-06    刘涛    来源:东方早报

  7月2日,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而今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仪式将在上海举行;同时,以人民币结算的首单进出口业务也将在沪港之间正式诞生,交易双方很可能是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中业贸易有限公司。(相关报道详见今日本报A20版)

  就在一个月前,国内有关方面对于试点启动还宣称“尚无时间表”。原因很简单,这完全是一项摸着石头过河的创举,相关措施的出台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铺垫过程: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国务院就决定对长三角地区和广东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 
  今年4月9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结算由此前仅限于边贸领域开始向一般国际贸易拓展。
  6月29日,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与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在香港机场签订补充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内港两地人民币贸易结算准备就绪。
  可以说,这完全是一个有条不紊、水到渠成的过程。
  虽然在此之前,2003年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边境贸易就已试行本币结算;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也与韩国、东盟国家之间陆续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但无论是边贸本币结算还是基于清迈框架下的东亚国家双边本币互换,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不具有实质性帮助。例如,从中俄边贸本币结算的实践效果来看,近年来俄罗斯卢布流入中国的规模要远大于人民币流出的规模。
  因此,与中国港澳地区和东盟签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协议,在真正意义上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但为什么试点首先放在上海和香港之间呢?显然,中央选择上海和香港作为优先试点,与今年四五月间上海“双中心”和深港“五大中心”规划相继获批不无关系。 
  1990年代以来,上海逐步确立了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并且也逐渐形成了包括股票、债券、黄金、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的一个完整体系,而在上海国际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长远规划中,也一直有打造人民币境内离岸金融中心等将人民币推向国际化的宏伟目标。与之类似,近年来香港也一直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为维系其与中国内地关系的关键纽带,而与深圳一起打造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不过,从上海的实际情况来看,短期内要建成境内离岸金融中心还有不小的困难,面临着诸如金融体制、人才和法规等硬约束;而从香港来看,条件同样并未成熟,其在利率协调、外汇管制和金融监管等方面与内地还存在若干难以对接之处。以上种种,无疑还需中央和沪港两地一道展开深入研究和探索。  
  但随着中国外汇储备迅速累积带来的压力和全球危机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美欧货币汇率频繁波动不断冲击中国出口,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目标。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推出,作为一种灵活便捷方式,将大大加速这一进程,对于扭转中国进出口双双下降的颓势更有直接帮助。此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打消了人们此前的一些担心。例如,《办法》明确规定,试点企业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完全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这对于激励境内外企业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将起到积极作用。
  从一个长远的视角来看,除了短期内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期的境内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外,要让人民币真正走出国门、走出周边地区、走向世界,就必须让人民币成为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满足内外两个条件: 
  从内部条件来看,中国必须在适当阶段加快人民币资本账户下的可自由兑换,完全取消外汇管制。不如此,人民币终将行而不远,难以为更多国家所接受。或者说最多只能实现货币的计价功能,而不具备国际结算功能。 
  而从外部条件来看,改革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现有结构,特别是改变美元在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垄断地位,人民币的国际化才有更大空间,而非像日元、英镑、澳元等非美欧货币一样,仅仅满足于国际舞台上的配角地位。但美元的长期霸权和欧元的迅速崛起自有其内在逻辑,人民币要想挑战美元,尚需假以时日,必须以中国国力的稳定发展作为依托。但无论如何,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已为此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至于目前热议的“超主权货币”,从中国角度来看,应当是人民币国际化三部曲完成前降低对美元依赖和风险的一种替代选项。(作者为宏观经济分析师)

  相关稿件
· 交通银行首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 2009-07-06
· 中银香港与央行签署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 2009-07-06
· 人民币贸易结算起航 首单业务今诞生 2009-07-06
· 中行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第一单 2009-07-06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200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