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高增可持续 复苏之势确定
    2009-06-19    陈露    来源:证券时报
    当今各国经济刺激过程中最大困难之一是金融机构的“惜贷”,但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在政府的指导下银行出现了超常规的信贷扩张。
  到5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6.21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0.6%。新增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主要流向了政府项目。央行5月6日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中长期贷款的50.1%投向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与之对应的是,一季度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高达102%。4、5月信贷增量较前几月大幅下降,回落到5918亿元和6645亿元,但其中的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大幅提升,分别占到新增贷款的84%和67.6%。4、5月的中长期贷款的大部分依然是流入政府投资项目,这会在后续时间内继续支撑政府投资项目的高增长。
    2009年1-5月份,新增信贷达5.84万亿,这一规模超过历史任一年的全年规模。4月份开始,信贷增速将回复到可持续的宽松水平,我们预计下半年信贷投放量尽管比不上一季度,但依然会在宽松状态。做出这一判断是基于以下理由: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高度依赖信贷资金。贷款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在进出口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要实现“保八”任务就必须确保投资。1季度财政收入同比下降8.3%,4月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3.6%,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对信贷资金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
  其次,地方财政资金不足使得地方投资项目也将依赖于信贷资金。在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中,中央拿出的投资资金是1.18万亿元,这部分资金基本已经落实。其他资金来源是:地方配套资金、民间资金和银行信贷。目前,缺口最大的是地方资金,前期审计署公告显示,截至3月底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仅为48%。中央通过代地方发债方式解决了2000亿元的资金缺口,但这远远不够。按照中央和地方1:1的资金配比关系,每年尚有3900亿资金无法落实。这部分资金来源除了增发地方债之外,可能相当部分要靠银行信贷解决。
  再者,国务院近期发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进行适当调整,适当降低了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这一举措无疑是默许地方政府及企业更大力度地运用信贷手段“加杠杆”式地投资,这将助推信贷资金进入投资项目。
  信贷高增长在改变着市场的预期。我们看到,市场人士纷纷减缓了对通缩的担忧而上调了通胀的预期,通胀预期的弥漫已经影响到了企业和居民的行为。2009年5月末,M2余额54.82万亿元,同比增长25.74%,增幅比上月末低0.21个百分点;M1余额18.2万亿元,同比增长18.69%,比上月末高1.21个百分点,M1和M2之差在收窄,表明更多的存款在被活期化,经济活跃程度在提高。
  我们初步预计2009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为9万亿元。除去1-5月份的5.84万亿,未来平均每月新增信贷规模约4500亿元左右,6月份以后信贷同比增速将出现回落趋势。估计全年信贷增速为29.7%,比2003年历史最高水平的21%还要高8.7个百分点。
  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效应的逐步发挥,下半年经济回升是大概率事件,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利率处于此轮经济周期的底部。我们预计全年CPI为-0.5%,年底发生通胀的可能性不大,年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接近于零,下半年存贷款利率将基本维持现有水平。同样,预计存款准备金率也将维持不变。因为货币政策的基调不会改变,并且在遵循谨慎灵活的操作思路的情况下,央行回笼货币将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
                              (作者为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
  相关稿件
· 四大行5月份新增信贷占比仅33.93% 2009-06-18
· 巴曙松:预计全年信贷投放8万亿至10万亿元 2009-06-18
· 中国向上合组织成员国提供信贷支持 2009-06-17
· 国开行:6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重庆发展 2009-06-16
· 香港实施特别信贷保证计划加强措施 20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