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信贷扩猛增潜藏风险
    2009-04-09    作者:贺军    来源:证券时报

    在中国政府的强刺激之下,国内银行信贷猛增。据透露,3月份新增信贷可能高达1.6万亿元。这意味着,今年第一季度银行新增信贷近4.3万亿!对于此轮信贷扩张,不少人认为,有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背书,信贷扩张的风险不大。真是这样吗?

  据《南方网》披露,上海国有企业巨头之一上海广电集团(上广电)深陷亏损泥潭,直接牵涉沪上至少8家银行的大额贷款安全,工行、中行、建行、农行、交行、上海银行、民生银行等皆身陷其中。据不完全统计,上广电和大小子公司的银行总贷款量已超过100亿元!

    尽管上广电的贷款是从2003年至今累计的总额,但仍为当前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系统的信贷扩张吹响了警号——谁说有地方政府背书的国企就不会产生坏账呢? 银行与上广电的合作采取的是“保险的”银团贷款模式。“保增长”的政策为银团贷款发展提供了宏观环境,推动银团贷款日益成为监管部门防范贷款风险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3月23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出的《加强信贷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银团贷款,合理分散信贷风险,为符合条件的大型中央政府投资项目提供有效信贷支持”。据统计,今年初至今,已有9家金融机构与上海有关投资建设公司签约,金额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涉及签约项目11个。其中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将采取银团贷款的形式。尽管银团贷款具有分散信贷风险、加强银行间的合作等优点,但是银团贷款并不意味着一定非常保险,上广电“绑架”多家银行的案例无疑为银团贷款模式敲响了警钟。
  上广电的问题贷款,很大一部分来自其2003年与日本合资成立了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上广电NEC),这是上海市“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产业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因此,上广电的问题是牵扯政府、国企和外资的复杂困局。此外,上广电问题为何选择现在曝光,很值得质疑。在我们看来,这并不能排除其有搭便车的嫌疑——即借着政府“保八”的东风,如何把这笔坏账给处理掉。事实上,上海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就表示,“相信上海政府不会撒手不管的。”在国内市场化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许多银行仍对政府兜底心存侥幸,这不得不让人感叹。
  当前,在这一轮4万亿投资刺激之下,银行不断制造出“天量”贷款。尽管这些贷款项目大多是有地方政府背书的,其中不少是银团贷款,但银行放贷是否经过了认真的风险评估?类似上广电的信贷风险有没有?恐怕谁都不敢拍胸脯。
  据笔者的长期跟踪研究,国内半导体行业也是银行贷款风险集中的领域之一。以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两家重量级的半导体企业为例,长期以来其业绩增长乏力,却在多种因素之下获得了银行提供的巨额贷款,而且背后都有非市场的力量在起作用。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在2006年,宏力半导体就曾要求7家债权银行接受一项由上海政府企业联合投资,注资1.9亿美元可转债的债务重组方案,否则将允许其暂缓还款,这7家倒霉的债权银行分别是建行、交行、工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股吧)等。而为保住中芯国际这块国内半导体的“头号招牌”,到2007年初,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向中芯国际累计提供了22.6亿美元贷款,仅2005年一年就提供了15亿美元贷款(其中京、沪、津三地分别提供了6亿、6亿、3亿美元贷款)。从国内半导体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全球经济形势看,相关银行无疑面临巨大的风险!
  我们曾多次警示,不管是“银政联姻”的再度泛滥,还是商业银行“傍大款、垒大户”的做法,大部分信贷资金都流向了大型国企和政府投资项目,不可避免的造成投资建设中的资产浪费和效率损失,也为国内银行系统不良贷款的上升埋下隐患。尽管银监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但上广电事件显示,在资金大量流向国有经济体的同时,也为银行体系埋下了风险。(作者为安邦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