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欧洲诸国接连出现了规模庞大的罢工抗议活动。1月29日,法国的八大工会号召其支持者举行全国大罢工,以反对萨科齐总统处理经济危机的政策,参与者达250万之众。因经济与失业问题触发的示威抗议活动也出现在希腊和冰岛等国家,其矛头均直指政府拯救经济措施不力,未能有效保护本国工人利益。
这场不乏保护主义意味的示威抗议浪潮现已蔓延到一向支持自由贸易的英国。上周五在英国的林肯郡,数千英国工人因不满一家炼油厂引入外劳,在没有知会警方的情况下突然自发举行罢工(亦即wildcat
strike)。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直指这是保护主义在抬头,只会把经济衰退恶化为大萧条。 相比起工会动辄号召全国罢工的法国,英国在新工党上台后甚少出现这种全国性罢工的苗头。事件中的焦点是位于英格兰东部林肯郡的林塞炼油厂。这家为法资石油巨头道达尔(Total)所有的炼油厂不久前外判了一项价值2亿英镑的扩建协议予意大利IREM公司。IREM公司为该项目引入了100名意大利和葡萄牙籍的外劳,稍后将继续引进300名。合共400个职位中居然没有一个招英国人,这使英国工人极其不满。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英国经济今年将负增长2.8%,当前为6.1%的失业率势将进一步恶化(有预测认为年底将破8%),英国工人看见新增职位如此流入外劳手中当然是怒不可遏。他们在示威中打出了“将英国工人放在首位”的标语,要求布朗首相实践其“英国工作给英国工人”的承诺。让英国政府最为尴尬的是,在英国工人要求政府还英国职位给他们的同一天,布朗首相却在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大谈保护主义的弊端。 骤眼看来,英国工人的要求似乎合情合理。凭什么外资企业可以在英国开公司赚英国人的钱,但却不雇用英国工人呢?但是不要忘记,英国是欧盟的成员国,根据欧盟的劳工法,所有成员国的公民都有权利自由选择生活和工作的地点。亦即意大利和葡萄牙的工人有权到英国生活和工作,英国的工人也有到意大利和葡萄牙去生活和工作的对等权利。因此,一家在英国经营的公司,完全有权雇佣欧盟外劳。林塞炼油厂的回应是,有关扩建工程此前已经雇用了上千名本地英国工人,只不过是外判的新增项目计划调用IREM公司原有的意籍和葡籍团队而己。 英国工人的另一个指控是这些外劳是“廉价劳工”,亦即IREM公司通过雇用工资水平较低的外劳来节省成本。这一指控如果成立,将违反英国同工同酬的劳工法律。但问题是林塞炼油厂和IREM公司的回应都指这些外劳是“等价劳工“,他们拿的报酬和享受的福利跟英国本地工人完全一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因此产生:当这些欧盟外劳跟英国本地工人拿一样的工资,意味着总的工资成本并没有节省,何以这些公司还要冒着这些政治风险来用欧盟外劳而不考虑英国工人呢?一个最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些外劳的生产力高于英国本地工人。在英国的建筑业中,这其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外劳较本地工人勤快、旷工怠工情况绝无仅有,有一部分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较高,而英国工人的效率相对较低,例如上一个班来几次茶歇。如此一来,即使是同工同酬也明显是外劳更划得来,这使得近年来各大公司均大量引入外劳。这在经济前景一片大好时自然是不会引起太多的争议,但现在经济环境差了,矛盾便难免尖锐起来。 值得留意的是英国的极左和极右两派在这场罢工中的角色。代表英国极右势力的英国民族党(BNP)以排外为其政治纲领,很想利用这个外劳与本地工人抢饭碗的新闻焦点,已经动员其支持者参与有关罢工与示威活动。但是英国的各大工会组织却在极力避免这种极左与极右势力的结合。这些工会组织要求参与罢工和示威的支持者不能把矛头指向这几百名外劳本身,因为这样既与欧盟的劳工法有抵触,同时也予人以排外之感,在政治上容易引起反效果。这些工会组织为罢工定调为“外资公司歧视英国工人”,以赚取更大范围的公众支持。但是就像数年前法国的极左与极右势力联手否决欧洲宪法一样,如果全国性罢工爆发,要清晰地区分极左与极右势力的诉求并不容易,这对于英国或者整个欧盟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在发达国家爆发的这一轮罢工潮及其背后的保护主义势力,在席卷欧洲之后,将必然侵袭北美。不少分析早已指出,当美国失业率达到10%的水平时,将爆发大规模的罢工潮。当然,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奥巴马政府其实已经着手推行一系列的新式保护主义政策。例如正在等待参议院通过的8190亿美元刺激经济方案便要求所有基建项目必须使用美国生产的钢材。最为滑稽的是该方案还要求各种IT系统的更新换代必须使用美国公司的产品,尽管IT行业的全球化程度如此之高。欧美风雨欲来的这一轮罢工潮,似乎在预告这些发达国家将筑起一个又一个的贸易保垒,这难免会引来全球性的报复性关税。果真如此,国际贸易将被进一步拖垮,1930年代的那场灾难将难免再次重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