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日益动荡:"走出去"不宜勇闯
    2008-09-23    作者:白明    来源:证券时报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和金融市场日益动荡的今天,走向世界的中国金融业又一次受到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对于中国金融业“走出去”一定要支持,也一定要慎重。

  客观地说,由于对资本项目的开放相对滞后,中国金融业“走出去”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关键问题是,中国的金融业“走出去”的第一步就要迈过较高的门槛。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你要收购人家的金融资产,可是人家金融资产的价格已被炒得高高在上,操作不好的话,只能够帮人家“举杠铃”。
  在资产定价普遍高估的时代,要区分优质资产与劣质资产难度确实很大。而即使中国的金融机构果真具备了火眼金睛,发掘出了真正优质的金融资产,可面对着与“优质”并存的“优价”,是否买得起也是个问题。退一万步讲,即使当初勉强买得起真正的优质金融资产,谁又能够保证这些资产在这波金融危机中不会缩水?完全没有风险的金融投资是没有的,更何况是在境外收购资产。资产的保值总是要比增值更重要。
  中国的金融业要不要“走出去”?当然要。但笔者不喜欢“勇闯国际市场”这个说法,因为“勇闯”本身就有蛮干的意思。如果一定要“闯一闯”的话,最好用“智闯”这个词。怎样“智闯”,首先要选对时机。中国金融业“走出去”是一个长时间的大过程,绝非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在这个大过程中,买到并且持有境外资产当然属于“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没有买到但跟踪境外资产价格走势也同样是这一大过程中必要的“子过程”。
  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抱定风险厌恶的取向,中国的金融业总会等到在境外捡“便宜货”的时机。况且,如果仅仅看收购价格,现在接手这些境外金融资产好像是捡了个便宜,而其背后的负债又有多少,也需要下功夫搞清楚才可以。
  应当看到,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时间相对较晚,而且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尚未达到“纯粹”的程度。相对于欧洲、日本等国家的金融业来说,中国金融业持有境外金融资产基本上属于“轻仓”。可是,“轻仓”只不过是相对欧美国家的有些大型金融机构而言,对刚刚走上发展之路的中国金融业来说,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确实是不容回避的。
  为此,在寻求境外金融资产的过程中,要更加体现出风险厌恶取向,而不能以“大炼钢铁”的心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窝蜂地去“勇闯”。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