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在多种效应叠加下双向变动
    2008-09-09    作者:陆前进    来源:上海证券报

  尽管许多学者认为人民币仍然会继续保持升值态势,但是目前人民币更多地表现为双向变动。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促使人民币升值的一些因素仍然存在,有些因素已变了,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的双向变动体现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主要有:

  虽然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一定的困难,如通货膨胀率较高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但国民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地发展,通货膨胀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国内消费需求也稳步增长。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29亿元,同比增长23.3%,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0.4%,仍然处于快速增长通道,因此宏观经济面仍然支持人民币走强,同时国外投资者仍然对未来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有利于吸引国外投资。
  国际收支盈余也是影响外汇市场的重要因素。从我国的国际收支来看,贸易盈余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如7月的贸易盈余为252.8亿元,虽然央行还没有公布外汇储备数据,但是从央行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7月我国外汇占款增加额为3440.6亿元,外汇储备增加额估计约为500亿美元左右,这决定了人民币仍然存在升值的趋势。
  公众预期的变化会影响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会放大汇率变动的幅度,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市场参与者会尽量减少对外汇的需求,并减持外汇。根据央行统计数据,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亿美元至1600亿美元左右,始终没有大的变化,这说明了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居民更愿意结汇,而不是愿意存款。

  而目前促使人民币双向浮动的因素主要有:

  首先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尽管央行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但是人民币汇率仍然是央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央行需要控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维持宏观经济对内对外的均衡。一旦汇率的变动超出央行汇率目标波动的幅度,央行就会在外汇市场干预,如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投放本币,限制汇率过快升值。买入的外汇形成新增的外汇储备,投放本币,形成新增的外汇占款。从外汇储备增加额和新增外汇占款就能够看出中央银行干预的力度,这从央行公布的外汇占款和国家储备的数据中能够得到佐证。
  其次是美元币值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人民币币值对美元币值之比,它反映了当期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之比。汇率是双方货币的比价,不仅由本国货币价值决定,也有其他国家的货币币值来决定。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如果美元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大;如果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下降。如以前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而最近在美元持续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持续贬值,这是两国货币相对比较的结果,是互为参照物的。如果将来美国经济基本面逐步转好,美元进一步走强,则人民币升值趋势将不断变缓,甚至会贬值。
  还有就是中国汇率的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不仅仅是对美元汇率,也包括对非美元货币汇率如欧元、日元和英镑等。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分别根据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欧元、日元和港币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我国的汇率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要依赖于这一汇率的决定,尽管在2005年9月23日,央行对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由原来的上下1.5%扩大到上下3%,但是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中间价的水平决定了汇率区间的位置,人民币对美元货币汇率是决定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中间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央行公布人民币汇率除了考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势,还必须兼顾到对非美元货币的汇率,而因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并不完全是市场化的汇率,央行公布的兑美元汇率需要考虑到对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的影响,如美元对非美元货币升值,若人民币对美元再升值,则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升值幅度会更大,也就是说,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也会更大,这必然会对我国的总体出口形势产生很大冲击。因此在美元升值条件下,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则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升值变缓,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也会变缓。这样,央行通过控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就控制了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升值速度。
  国内外宏观基本面、国际收支、市场预期、央行干预、美元币值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方向、节奏和幅度。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