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使用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加大投入时,能否改变现有以间接投资为主的方式,更多地以直接补贴的方式惠及市民?在对深圳市2008年1-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进行初审时,该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建议,减少民生投入的中间环节,提高政府投入效率。(8月13日《南方都市报》)
深圳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提出这个建议的理由是,目前,深圳市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在投入方式上依旧以间接补贴为主,由于中间环节比较多,造成投入的效率不高,不利于人民群众直接受益。因此,建议政府认真研究民生领域支出由间接补助改为直接补助到人的方案,使民生领域的投入直接惠及群众。 如果就深圳一地而言,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所说的财政补贴投入效率问题,在有些人的眼里,似乎有些危言耸听的意味。但放到全国的大背景来审视,我们也许会无奈地发现,财政补贴的“马太效应”正在逐渐显现,政府财政投入补贴民生的方式,确实亟待改变。
财政补贴作为政府调剂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手段,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财政补贴以“撒胡椒面”的方式,对所有社会成员实行“普惠”式的补贴,管理的成本相对较低。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财政补贴大都是针对特定群体进行的,如果依旧以间接补贴的方式,太多的中间环节,必然造成管理程序繁杂。甚至专门为农民发放的扶贫款,在从中央到百姓的过程中,有的竟成了官员的坐骑。财政补贴成了一些人眼里的“唐僧肉”,普通群众如何能够受益? 事实上,政府财政补贴针对的是部分特定群体,而这些特定群体又往往是弱势群体。“普惠”式的间接补贴方式,难免产生“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马太效应”: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曾经“炮轰”,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官员为主的群体服务的;属于所有学生的教育补贴,到了地方却成了少数重点学校的“专利”,等等。本该是帮贫扶弱的财政补贴,成了事实上的“锦上添花”,实在有违其调剂社会公平的原意。 财政补贴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好会有损社会的公平和效率。深圳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建议,民生领域支出由间接补助改为直接补助到人的方案,不仅让政府财政回归公共属性,有利于社会公平,也使“财尽其用”,提高了其使用效率,不失为一种公共管理的睿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