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来,多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一些重要财经部门的主管官员密集地到各地调研。在中国宏观经济遭遇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中央高层在同一时期如此高密度地深入实际,体察微观经济真实运行情况,不仅在国内鲜有先例,在国际上也非常罕见。他们对中国经济的真切关怀,对基层企业的直接“号脉”,令人深为感动,让我们倍增渡过“中国经济最困难一年”的信心。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多事之年。无论是自然灾难原因,还是经济周期之故,无论是外患,还是内忧,都在说明同一个事实:这一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的确是颇为艰难的年份。 其实,指称中国经济的“艰难”,还是一个短期的概念。从长远来说,中国经济向好的势头不会改变。不过,就短期而言,由于世界经济放缓、内部通胀压力高企等因素影响,宏观经济有忧也是无可回避的事实。 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归因于诸多的因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制度的进步已经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着中国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制度效应将继续呈现。这反映在市场的主导作用将继续得到加强,金融体系将更为完善,产权概念将越来越明晰,民众的创新能力将不断增强,以及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人口红利短时间内也不会消失,仍然还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发展中的中国将继续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果实。 当然,远景并不能遮蔽近忧。中国经济内有忧,外有患,使得原本复杂的经济形势愈加波谲云诡。从“外患”观察,美国次贷危机的底部至今依然没有看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飙涨,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美国经济形势的下行,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放缓的组成部分,继而正在影响“中国制造”的出口,等等。 从“内忧”来看,通胀压力高企,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尽管据专家预测,我国6月份CPI同比上涨7.1%左右,低于5月的7.7%和4月的8.5%,通胀压力似乎有所缓和,但综合而言,全年整体的通胀压力仍将是居高不下;由于此前贸易政策掉头中性,甚至一度呈现出紧缩的意味,“中国制造”的出口形势堪忧,加之外需的萎缩,不少出口企业日子较为难过;在从紧货币政策作用之下,股市、楼市的资产价格泡沫受到了挤压,但决策者又须面对新的问题,即保持资产价格不致大落而产生连锁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不少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突出。来自浙江最近一次的调查显示,该省不少中小企业遇到了较为严峻的挑战:产值明显回落,效益大幅下降;出口形势严峻,增速跌入低谷;资金普遍短缺,经营难以为继;生存面临危机,关停并转增多等。中小民营企业所处的困境不容忽视,如果问题解决不好,很可能将影响到就业、GDP等经济指标的实现,并继而影响到一些民生议题的落实。 显然,通过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出口增速回落、工业生产增速减缓等数据指标看,从紧货币政策及稳健财政政策正在发生作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宏观调控目标逐渐实现的反映。不过,决策层实行宏观调控,绝不是意在使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而是一种纠偏,以一种相对不过激的“刹车”方式冷却可能过热的经济。然而,从调控政策目前的具体效果与实行情况来看,有些地方值得注意。 正如民营企业界已经提出的,各种调控措施叠加实施,使得倒逼机制过急、过严。同时,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之下,由于“有保有压”意图的执行并不到位,也由于金融创新的不足与金融对内开放的不足,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较为困窘。决策层此番走到基层频繁调研,也深刻洞察到了上述的情形。 解决中国经济短期之忧,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用改革的办法化解矛盾,用开放的思维应对挑战。在短期里,应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节奏与力度,适时调整调控政策的发力点。当然,从长远来看,主要还是依赖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自主创新,提高国家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从此前一段时间来的宏观政策所透露的信息看,中央在宏观调控上的态度是坚定的,但又因势利导,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决策层正努力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其现实意义在于,既要抑制通胀,又要防止中国经济大起大落,避免“硬着陆”的情形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