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风险考验中小银行
    2008-04-16    作者:郭田勇 赵晓玲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多家上市银行近期公布的年报看,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资本市场的较快发展,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也在不断增大。
  数据显示,民生银行的人民币流动性比例由2006年末的51.42%下降至2007年末的34.94%,人民币贷存比2007年末为74.44%,距离75%的监管警戒线仅一步之遥;招商银行的人民币流动性比例由2006年末的51.10%下降至2007年末的41.70%,人民币贷存比由63.30%上升至70.11%;深发展2007年末一个月以内流动性缺口达-217.69亿元,2007年期末贷存比更是达到75.78%;中信银行2007年期末核心负债比例为48.62%,比上年下降7.55个百分点,核心存款在负债中的比重较低。其他中小银行均不同程度存在类似问题。
  为何中小银行的流动性会在一年之内骤紧?从宏观层面看,去年央行10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次加息、6次发行定向票据,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回收了银行体系内相当数量的流动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贷存比较低的大型银行(一般在60%左右)影响较小,对贷存比较高的中小银行(一般在70%左右)影响就比较大。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加大了中小银行的吸储压力,存款资金来源不足成为贷款业务规模增长的约束力。同时,2007年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股票和基金市场持续繁荣,新股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居民储蓄存款出现分流趋势,资金头寸波动增大,而中小银行受网点限制吸收存款规模较小,存款增加相对较慢。去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呈现过热态势,企业贷款增速不减,居民消费升温,个人贷款需求有增无减,贷款规模快速增长与存款规模缓慢增加形成鲜明反差,带来流动性风险。
  从微观层面来看,银行追求高收益资产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流动性。为追求资产的高收益,银行纷纷将流动性较高的短期性票据或其它资产换成期限较长、流动性较低的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这就使银行资金短借长用的矛盾更为突出。例如,华夏和民生银行在存款结构上,短期与中长期的比例约为5∶1,但在贷款结构上,短期与中长期几乎各占一半。短期存款远远高于短期贷款,短期贷款远远小于中长期贷款,流动性风险加剧。此外,网点众多的大型商业银行正成为第三方存管资金等各类资金的汇聚地,在对储蓄市场份额重新分割的过程中占有绝对优势,市场流动性在向大型商业银行集中,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压力较大。
  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原则和业务发展的基础,不可厚此薄彼。但是现在看来,商业银行对盈利性的重视显然大大超过了流动性。在盈利性和流动性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现在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首先,应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在负债方面,拓宽融资渠道,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发行债券以及进行批发业务等增加资金来源。例如,2007年银行推出的1302只人民币产品中,信贷类理财产品数量位居第一,中小银行推出大量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来增加银行的流动性,但“零收益”也是中小银行在一味拓展业务规模时应注意的问题。
  其次,增强资产配置的灵活性。银行应积极调整贷款投向,提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等短期贷款的比例。同时,持有一定数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包括央行存款、央行票据、短期国债和金融债、拆借、回购、票据贴现等短期资产。目前,监管机构正在推出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试点,中小银行应抓住这一契机,争取通过证券化来盘活信贷资产、降低流动性风险。
  最后,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内控机制的建设。如建立流动性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日常资金管理,通过监控未来的现金流量,以确保满足资金头寸需求。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设定流动性指标要求,通过监测指标控制风险。经过对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情景分析和流动性压力测试,利用多种技术方法测算流动性需求,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作流动性风险管理决策。

  相关稿件
· 中小银行无钱可贷 六次加息激火地下钱庄 2007-12-22
· 跨行通存通兑:巧用中小银行资源省钱省时间 2007-11-26
· 巴曙松:鼓励中小银行金融创新 2007-11-16
· 郑新立表示:发展中小银行 改善金融生态 2007-10-30
· 银根持续收紧 中小银行遭遇流动性管理压力 200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