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大户为何敢视环保为儿戏
    2008-03-07    湖北 耿海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荔浦县地处桂林旅游核心景区,距桂林市区不到100公里,距阳朔县仅40公里。然而,由于荔浦纸厂肆意排污,使美丽的荔江河变得臭气熏人,大半个县城也时常笼罩在灰蒙蒙的烟雾之中。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陆兵曾专门对此厂做出“停产整顿,公开曝光,挂牌督办”的批示,然而不到20天,企业又再次开工,污染依旧。而企业法人张芳德则公然宣称:主席批示是批示了,他不可能天天到荔浦来守着我这个厂吧?(据2月27日《中国环境报》)
  主席批示成废纸,环保令箭变鸡毛,而污染企业继续污染,人们不禁会追问:张芳德的嚣张和牛气从何而来?
  张芳德敢如此牛气也是有“资本”的:他的纸业公司年税收1000多万元,是荔浦县的纳税首户。而恰恰是“纳税大户”的光环,使得地方政府对荔浦纸厂偏爱有加、格外纵容,甚至不惜采用欺骗手段上报自治区政府说这个企业已整治合格。
  是地方政府的纵容,撑硬了污染企业老板敢视环保为儿戏的腰杆。对于这种纵容,以往常被评论家们归咎于“不科学的发展观”也即“认识问题”,或是归咎于“以GDP指标为主的政绩考核”作怪。但实际上,以笔者多年的环保工作经验来看,最近几年政府方面的环保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而环保等民生指标也日益成为影响官员职位升迁的重要因素。这就不能不令人困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基层政府的环保认知与环境治理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断裂,从而使得污染大户肆无忌惮,污染态势持续恶化?
  应当看到,地方政府除了环境治理职责,还面临着经济层面的现实生存压力。经过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之后,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对减少。目前,除了个别地方的财政充足,大部分县市级地方政府由于机构臃肿冗员充斥,加上公务员工资上涨等因素,难以应付日益增多的公用事业和社会事务的刚性需求。如何筹措足够的财源来维持政府本身的运行,乃至于消除公务员、教师等工资福利的拖欠,已是不少基层政府不可忽视的巨大压力。缘于这种压力,地方政府往往会把更多的热情用在招商引资,以追求更高的GDP继而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进行环境治理。
  由此可见,面对环境问题,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继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和惩戒机制,让地方政府和基层监督部门不敢放松环保监管,特别是放松对“纳税大户”的环境监管,否则就降级、撤官乃至追究渎职责任;另一方面,中央也应适当给予地方政府相对宽裕的财政环境,当然这必须建立在地方“精兵简政”和“勤俭治家”的基础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