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月份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1%,创下3年来的新高。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4%。由于食品类价格上涨10.4%,加之南方雪灾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涨,鉴于食品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权重中的比重较高,1月份CPI创新高已无悬念。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PPI创下三年来的新高? 首先,最近几年来,我国PPI的涨幅基本上都小于CPI,但由于PPI对消费物价的传导,一般有着4至8个月的滞后期,PPI的持续上升,对未来的消费通胀将产生一定压力。 其次,PPI小于CPI,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通胀压力的增长并非完全是由成本拉动,还包含消费需求的推动。相关数据支持这一结论。在2007年创13年新高的GDP增长中,消费7年来首次唱起了“主角”。2007年,消费对GDP的贡献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内需的拉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是一个福音,这有利于改变市场过剩的局面,缓解由于美国次债危机对我国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三,PPI传导机制的滞后,有利于产生自发调节作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在能源、矿石等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同时,许多最终一般消费品的供给却长期处于过剩状态,加之一般消费品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相当一部分商品供大于求的状况明显。自我消化掉一部分成本,压低商品的价格依然是生产厂家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这使得生产者在向消费者转嫁成本的过程中,面临一定障碍,因传导滞后所增加的成本可能迫使一部分企业转型。 这一点在钢铁行业体现明显。最近几年来,铁矿石价格一直在上涨,但钢铁价格的涨幅相对较小。同时,受次债危机影响,美国对钢材的需求会降低,按2007年第四季度出口水平测算,中国今年将至少减少2000万吨钢的出口,相当于减少3100万吨进口矿的消耗量。一方面,这对改善国内外铁矿石市场供应紧张状况将发挥很大作用,从而,减少铁矿石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钢材出口不畅导致其更强地依赖国内市场,加之紧缩性政策的施行,将使钢材价格涨幅受到制约。这可能导致两个结局:其一,钢材价格因远远滞后于铁矿石涨幅,使钢铁业利润受到压缩,促使一部分小的钢铁企业因不堪成本之重而转型,造成行业内洗牌。其二,PPI的压力在向CPI传导过程中部分能量“流失”,从而减轻CPI压力。当然,钢铁业的情况有多少普遍性和代表性,尚值得进一步研究。 需要警惕的是,从长期来看,PPI涨速虽然低于CPI涨速,依然对CPI构成支持,尤其是当两者之间的传导速度加快之时,通胀压力有可能加大。从1月份CPI数据来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0.4%,随着它向CPI的传导,通胀压力将会加大。尤其是南方雪灾的影响还在释放过程中。根据民政部统计的数据,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到1.77亿亩,绝收2530亩,南方局部地区的农业减产,虽然从数量上看有限,但其影响尤其是人们对农产品供应趋紧预期的影响不容低估,而这种预期同样可能转化为助推CPI上涨的动力。 由于PPI向CPI传导的时间差因素,即使促使CPI下降的因素真正开始发挥作用,紧随其后的PPI的传导作用也可能将其部分化解。 因此,在目前阶段,从紧的货币政策仍需坚定的执行,因为支持这一政策的因素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上周四央行发布的货币信贷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一举突破8000亿元,创下有统计显示以来的月度新增贷款最高纪录。M2也在去年12月份短暂回落后,冲至18.94%的高点,刷新自2006年5月份以来近19个月的纪录。这一数据与PPI创三年历史新高遥相呼应,使得之前预期“从紧”政策适度灵活“放松”的观点失去了最重要的数据支持。回过头来看,国务院应急指挥中心和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上周五有关“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发生变化,以"双防"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会改变”的表态,乃是正确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