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联动计划应在全国尽早启动
    2008-01-24        来源:红网

  低保、医保、养老、失业、公积金……这么多的社会保障途径,有没有可能让这些保障也能联动起来?民革江苏省委、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分别递交了一份集体提案,(1月23日《现代快报》)

  可以想象,当一个危在旦夕的病人因没钱得不到及时治疗时,制度却死板地不允许动用公积金和养老金来救命,哪么,大笔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正是因为社会保障基金的呆板、教条,以及缺乏人性化管理,所以,社会各界对社保联动机制构建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尤其在今年国内各地的地方“两会”上,类似的提案,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比如,在政协天津市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建议,社会保障项目之间的封闭状态应予打破,建立互联互动制度。
  其实,像利用住房公积金与医疗联动的公共政策,在安徽等地已经实践过,此项制度的实施不仅让公众切切实实受益,而且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许。而江苏和天津两地政协委员提出的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则是更大层面的制度构建,可以相见的是,如果这种联动机制果真能够运转起来,社会保障就能发挥最大效用。
  所谓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就是医疗、教育、住户、失业、低保和养老等社会保障项目之间的互联互动,以及直系亲属之间医疗保障资金的互动、住房公积金的互动等。具体点讲,允许百姓提前支出住房公积金和养老金等,用于看病、交纳子女上学学费等应急性支出。这种制度既符合制度人性化安排,又能保障大多数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
  应当说,就目前而言,国家已具备启动社会保障联动机制计划的先天条件。一方面,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效率不高,只有全面推行联动机制,才能“激活”沉淀资金。譬如说,我国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一直徘徊在50%-60%之间,有近2000亿元的公积金处于“休眠”状态。
  这就意味着,中国的老百姓为实现自己的“住房梦”而在苦苦追寻时,帮助人们解决居住问题的最后一棵“稻草”———住房公积金,竟然还有2000多亿元没有被“激活”,而是躺在银行的账户里“长睡不醒”,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陷入了一个令人疑惑的“悖论怪圈”。很明显,如果社会保障联动机制一旦启动,“沉睡”的住房公积金会自然苏醒过来。
  再者说,社会保障机制联动,早已在国外纷纷推行。比如,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可用于四项内容:购买政府组屋、医疗治病并为子女交学费、养老基金。这是多种保障集于一体的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制度上就已经确定了住房公积金与其他社会保障间的共通性和联动性。国外的先进经验,很值得我大胆借鉴。
  当然,社会保障联动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才能成功架构。譬如,要实现低保、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资金间的互联互动,就要求实现全国性联网;还要明确主管、协管单位以及监管机构;还要出台防止滥用联动机制骗取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法规等等。尽管这是一项困难重重、极其复杂的工程,但对于像中国弱势群体占相当大比例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绝不能知难而退。我们要借中央到各地都在重视民生这个“东风”,全面启动社会保障联动计划,以建立起坚不可摧社会保障体系。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