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抄”次贷危机的“底”
    2007-12-17    马红漫    来源:广州日报
    匆忙间招聘的“洋员工”很难保证能适应企业需要,高薪的付出能否带来同样的效益也很难保证。国内多家银行曾聘请有海外经历的人员担任行长、销售总监等要职,但成功案例很少。
    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精英们,如今陷入失业求职的尴尬境地。突如其来的美国次贷危机不仅搅乱了欧美金融市场,更让金融从业人员遭遇前所未有的职场危机。今年前11个月,美国金融业共裁员14.6万人,是去年的三倍,甚至打破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裁减12万个金融业职位的历史纪录。
    虽然远隔重洋,但中国并未能置身于次贷危机之外。如今,无论是国内货币政策的拟定还是股票市场的动荡走势,都难以摆脱其影响。当然,其中所酝酿的市场机遇也引起了中国企业的关注。
    有观点就认为,此次华尔街裁员事件给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中国企业可以趁着海外职场的“寒风”用较低的成本把海外金融精英纳入怀中,实现中国金融业在技术水平、人才架构方面的重大突破。
    客观地讲,这样的观点并没有错误。但这并不表明华尔街的“失业精英”们就一定适合中国企业,如果仅仅因为暂时“低价”就大张旗鼓地包揽人才,恰恰违反了管理学的基本规则,甚至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
    对于境内企业管理而言,大量招揽海外高端人才引发的潜在问题有两个:一是会危害企业旧有的管理架构,一批“元老级”员工因为“洋员工”的到来而被边缘化,伤及企业筋骨;其二,“洋员工”的稳定性很难保障,一旦海外市场行情转暖,又将会集体回归欧美。一旦如此,就会给企业留下一个“烂摊子”,而且老员工人心已散,只怕“队伍”就更难带了。
    更为关键的是,匆忙间招聘的“洋员工”很难保证能适应企业需要,实现合理的性价比。外籍员工的薪酬待遇要远远高于国内员工,纽约证交所主席赛恩在接掌美林证券后,其年薪高达5000万美元。但是高薪的付出,能否带来同样的效益就很难保证了。
    以银行业为例,国内多家银行曾聘请有海外经历的人员担任行长、首席产品官、销售总监等要职,但成功案例很少。中国本土银行第一任“洋行长”——深圳发展银行原行长韦杰夫,在上任423天后就因种种原因黯然辞职。而美国前副财长、深发展现任董事长法兰克·纽曼自2005年8月入主以来,尽管采取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但很多政策和措施依旧显得水土不服。但与两人并不突出的业绩相比,韦杰夫的年薪超过200万元,而纽曼甚至高达600万元。
    即便中国企业这次有了“抄底”的机会,但谁能保证“抄”到的就肯定是“底”呢?不久前中信集团与深陷危机中的美国贝尔斯登公司进行了合作。同样是一笔看似划算的买卖,但谁也无法保证贝尔斯登已经摆脱了次贷风险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人敢断言次贷的风险已经得到遏制,那么深陷次贷之中的贝尔斯登又怎能做到明哲保身呢?
    所谓“危机”,当然有“危者,机遇也”的含义,但同时机遇毕竟与危险并存一身。中国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确是大势所趋,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一步登天”,面对次贷危机带来的“诱惑”,需要的仍是谨慎处之,且不可因为“便宜”而失去理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