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规定:应交利润的比例,按行业不同分三类执行,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具有资源型特征的企业,上交比例最大,为10%。(中国新闻网12月12日)
如果一个企业成为政府资金链上的龙头,那么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受到的关注和重视,自然不言而喻。当看到烟草同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垄断性资源共同成为向国家分红的大户时,我对时下日益严峻的禁烟形势,对控烟运动和“无烟奥运”,不无担忧。
关于香烟的危害,可以说人人皆知。但在中国,嗜烟如命者却大有人在。据2006年10月2日的《青年参考》披露:全球每10支香烟中就有3支是在中国消费的。在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这比美国的人口还要多)。每100个中国成年男性就有67人吸烟,这个比例比除也门和吉布提(非洲国家)之外的任何国家都高。前不久新华网公布的一项有18万多网民参与的调查,公共场所吸烟被评为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十大生活陋习之首。中新社报道:北京十大环保公约中“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位列十大环保公约之首。
既然烟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如此大,为什么政府不从产业链上控烟呢?这恐怕和追求高利润、追求GDP不无关系。可是以牺牲民众的健康换来的高利润,到底值不值、该不该?这值得政府和民众共同反思。
2006年2月7日,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沙祖康大使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首次会议上发言时指出,中国政府积极参与、推动该公约的形成,力争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无烟奥运会”。为此,国家有关部门紧锣密鼓制定《北京2008无烟奥运工作方案》,由卫生部牵头开展的“无烟奥运”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在奥运会日渐临近,北京日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之时,如何有效控烟,确保实现“无烟奥运”,为促进全球禁烟运动和人类健康做出表率,成了一个时不我待,需要政府立即着手解决的难题。
既然烟对个人、对社会都有危害,政府理当戒之,可为何出现如今“戒烟属公民个人自愿”,政府一边喊禁烟,一边与烟草行业分红?追求利润和民众健康孰轻孰重,当不难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