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能承担“调控”之重吗?
    2007-11-14    周俊生    来源:东方早报

     11月12日,在证监会发文严控基金公司规模后的第6个交易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其旗下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将实施拆分,并通过工行、中行、招行等销售渠道对该基金实行100亿元的限量发售。资本市场普遍将此看作管理层“救市”的政策信号,11月13日,沪深股市在上午一度出现了近期少见的上涨行情。

    在对基金规模“一关一开”的这个过程中,管理层的态度值得玩味。11月4日,证监会出台新政,以严厉的口气要求基金公司严控规模,不可盲目扩张。事实上,证监会在此之前已经收紧了基金发行的龙头,传统的开放式基金和创新封闭式基金的发行自9月初以来出现了空白,A股新基金暂停发行也已经超过两个月,老基金利用拆分等形式进行的持续营销也被收紧,“11·4”新政只是把监管部门原来已经实施的行动向市场公开宣示。管理层期望以此向市场提供一种信号,事实上市场也接收到了这个信号,新政公布一周,指数即下跌8%,但这种反应显然又让管理层感到尴尬。重启基金拆分是不是“救市”手段,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刚刚公布的“11·4”新政事实上已受到“点刹”处理。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基金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承担起了市场调控的工具,但这与基金本身的功能是不相符合的。
    众所周知,基金是一种集合理财工具,它的最为基本的功能是把散落在普通投资者手中的游资集中到一起,交给专业人士打理,以更好地获取收益,抵御风险。从这一点来说,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将基金开闸理解为有新资金进入市场,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那些资金本来就存在,只不过是由原来的分散状态变为集中状态,把分散的、处于游离状态的“流动性”变为集中的“流动性”。很显然,如果把基金的发行、入市理解为市场景气的信号,用来作为市场操作的参考,那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而如果再进一步,把基金用来作为市场调控的工具,则更是让基金承担了“不能承受之重”,对基金的健康发展也不是很有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不适当地强调了基金在市场调控中的作用,基金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一些有融资、发展需求的基金难以启动,基金市场化的进展受到阻滞;另一方面,它又增加了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盲目性,近期一些QDII基金出现热销,但这些QDII基金在海外的投资并不理想,已经给持有人造成了损失。
    不可否认,在目前的基金队伍中,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少数基金公司期望借着目前市场的热度,快速扩大规模;也有的基金在操作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在市场上产生了不良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加强监管,严格惩处违规机构,而不是一刀切地把基金的发行、拆分等都关闭了,如果在指数处于高位时就停发,在指数处于低位时就放行,则很容易对市场产生误导,不仅不利于基金业务的正常开展,不利于投资者正确投资理念的形成,也容易使管理部门陷于被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