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昨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连续突破7.44、7.43的关口,创出7.4210的历史新高。我们认为,除了美元下跌的因素之外,中国国内的经济情况也有使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压力。 次债风波使美国金融市场的“最受伤”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但是,它所预示的美国实体经济的下滑步伐似乎并没有停止,而在公布的经济数据继续疲弱于市场预期作用下,美元指数再创历史新低。 在美元指数屡创新低的同时,国际商品期货CRB指数似乎也从美国经济走弱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了强势反弹。而国际商品期货的上涨,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中国19大类进出口商品中,有7大类近期始终保持逆差,其中5类是资源类产品,美元下滑,CRB指数上涨,导致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逐渐提升。国际资源的高位盘整和以美元计价的价格的上升,对国内的供给面的压力正在累积。
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从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GDP增长率从2季度的11.9%下降到11.5%,投资、净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的增速皆在3季度出现放缓迹象,投资和出口最为明显,而消费增速虽然也高于上半年,但是9月份也出现调整局面。而在总需求下滑的时候,消费需求显示了较强的内生性增长特征,虽然目前月度名义增速有所下滑,但是,实际增速却较前几个月有了提高。 对于消费需求,我们认为,这将是支持中国经济未来产业结构升级,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从实际情况来看,高端需求和低端需求同时推动经济成长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相反,在其他需求回落的时候显得更为耀眼了。 从高端需求来看,住宅和汽车等升级类消费增长依然在加快。交运设备行业尤其是汽车行业的收入仍然在稳步增长,而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其利润情况也在逐渐改善,这种改善预示着交运设备和汽车行业的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上升;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整个行业开始享受发展的黄金时期,行业景气度的上升受到需求拉动的特征非常明显,利润的改善也刺激了交运设备近年来投资的增长。 从住宅需求来看,我们看到,截至今年6月,除了经济适用房价格有所下滑外,全国的房屋销售和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都在稳步向上。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9%,涨幅比8月份高0.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7%,涨幅比8月高出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经济适用房、普通住房和高档住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2%、10.4%和10.9%,环比分别上涨0.9%、2.0%和1.8%。房价的持续上涨,一方面反映了地价上升向房价的传导,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居民的消费需求仍在逐渐释放。而从房地产投资在近期屡创新高的表现中,我们认为,需求的强烈似乎更为重要。 先导产业仍然在强劲增长,这显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仍在增强。房地产和交运设备行业的产业链都比较长,这两个行业的持续增长对其下游行业的景气程度的提高将产生积极影响。与上述两个先导产业相关的石化、非金属矿物质、有色金属以及化学原料等行业的投资近期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背景下都出现了反弹。由于上述行业目前大都属于管理层严控的“两高一资”行业,因此,淘汰落后产能和控制新项目上马是目前政策的主基调。在需求稳步上升的同时,供给产能被抑制,这对部分行业尤其是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较大、前期行业整合已经开展的行业的龙头企业将是一次发展机遇,比如水泥行业,以及行业整合正在进行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行业。
PPI出现上涨势头
在总需求下降和CPI下降的同时,我们发现沉寂许久的工业品价格指数(PPI)开始出现了向上势头。从9月数据可以发现,前期一直低迷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已经开始反弹,而从细分数据来看,我们发现除了采掘业的价格指数是下降外,原料类和加工类生产资料价格都处于上涨过程中。而采掘业价格的些微下降,我们相信主要是受到了行政管制方面的影响,为了控制公众对通胀的预期,管理当局有意识的对采掘类产品价格的上调采取了延后措施,但是从前面的CRB指数的强势反弹来看,对这种抑制的持续性我们并不乐观。 关于PPI的反弹,我们相信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导致,一是进口的资源品价格逐渐走高,从成本方面推高PPI;二是住宅和汽车先导产业的强势增长以及它们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生产资料提高提供了助推力。我们认为上述两个趋势都会持续下去,因此,这可能将给PPI上涨带来压力。 而一旦PPI上涨,我们相信在目前土地和劳动力都逐渐吃紧的情况下,将很快传到CPI,从而为CPI带来新的压力。 要控制CPI或者说要控制PPI上涨,无外乎两个途径,要么减弱或者切断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途径,要么采取种种措施压制先导产业的发展。 对于先导产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其内生性较强,是国民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公众的理性选择,而且目前,政府还把扩大经济适用房覆盖面作为了近期的主要工作重点;况且,先导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汽车和房地产业发展会带动一大批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培育发展国内经济的内生性成长能力都非常重要,因此,抑制先导产业发展不足取。 通过升值来减弱和切断外部世界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尤其是因为美元贬值而产生的通货膨胀,是目前的政策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