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7-05 张建宇 来源:《人民日报》2007-07-05 5版 |
|
|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污染形势,7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再举“限批”大棒,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
从2005年对电力企业、2006年对化工行业的重点“打击”,2007年初首次启动“区域限批”,到今天的“流域限批”。逐步升级的硬措施,表明了环境主管部门的决心,也反映出防污治污的严峻态势—— 不久前的央视“对话”节目中,
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位负责人公开承认,“应该很冷静和清醒地看到一次次环评风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在我们区域限批的三个月之中,高耗能、高污染的这六大产业又增长了20%”。 这多少让我们对“流域限批”的效果有所疑虑。光靠国家环保总局“孤胆英雄”式的雷霆行动,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污染问题?倘若最后的结果依然是“不降反升”,我们又如何面对百姓的殷殷期盼? 或许出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国家环保总局此次特别强调,不再以限批和简单的整改作为主要目标,而希望能从此次“流域限批”开始,“探索一条能将行政手段、市场力量、公众参与结合起来的流域污染防治新思路”,并开出了“官员问责、流域管理、公众参与、经济手段”的综合药方。 这应当是比“流域限批”更有价值的新思路,它基于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把握。在历次环保风暴中,甚至在日常治理中,环保总局之所以势单力孤,屡战屡败,是因为中国环保的两个基本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企业故意违法,地方政府保护。 企业故意违法排污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是企业并不惧怕小概率的“雷霆手段”,而日常的违法处罚力度又过低,选择违法排污是经济利益驱使的必然结果。一些地方政府,则出于本地经济发展的“政绩利益”,偏袒当地排污企业,执行与国家政策相悖的环境规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治理环境的动力,寄托在行政、市场和公众形成的“合力”上,有极大的针对性。如果我们能用行政手段,以环境绩效考核引导官员环保;用市场手段,以经济杠杆遏止企业污染,相信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会如此痼疾难除。 反之,环境指标一天没有真正纳入官员考核制度,就一天不能杜绝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短平快的政绩,和追求暴利的企业结合起来,用人民的健康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的行为。这样的官员一天不被问责反因“发展有功”得以升迁就一天不能阻止更多的官员对其效仿,就一天不能阻止污染减排、保护环境的政令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但问题是,谁来调集各方力量落实环境治理新思路? 单靠环保总局显然不可能。此次行动中,环保总局一句“将强烈建议监察等部门继续加大加重对区域流域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已尽现其无奈。 正是在长效机制的缺失下,环保部门不得不诉诸“风暴”的雷霆手段,来一次次提醒我们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手段的缺乏,一次次呼唤中国环境保护的新思路。这样的提醒,应该引出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问题的新举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