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屡屡坍塌责任在谁?
    2007-06-25    安徽 董少广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我国,修路建桥历来是民间的善举之一,后来成为许多新官上任后三把火的重要一火,孰料近年来大桥坍塌事故却屡屡发生,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因为“设计缺陷”;有的因为“超载严重”……人们对此也似乎变得见多不怪了。
  在笔者的记忆中,比较有轰动性的就有投资4亿多元的宁波跨海大桥未及竣工就发生了断裂。还有夜间突然坍塌的位于岷江与金沙江交汇处的南门大桥,是宜宾市金沙江两岸市民往来最主要的陆上通道,主跨240米。据说,1990年建成时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中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创下了一个“世界第一”,之后还被列为“四川省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人们更不会忘记,綦江县彩虹桥,它落成之日,就是垮塌之时,不仅建设资金付之东流,40个鲜活的生命亦魂断虹桥……今年5月13日凌晨5时15分,江苏232省道位于常州漕桥附近的运村运河大桥,西半幅突然坍塌,该桥跨度55米,位于常州南部主干道。常州大桥坍塌的余波还未从人们的心头隐去,6月15日上午5时许,广东325国道九江大桥被一艘运输船撞击桥墩,造成200多米桥面坍塌,据悉,九江大桥建于1988年,2005年全面检修显示桥体一切正常。不管有关部门怎么解释大桥坍塌的原因,总是让人心生疑窦。
  近年来垮塌的大桥,有的还处于施工期间,就“出师未捷身先死”;由徐州市政府投资760多万元、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的重点工程——“济众桥”,在一次普通的放水面前居然“不堪重负”,突然坍塌;更多的是才刚刚建成不到几年,如竣工验收时“工程质量等级优良”的湖北钟祥汉长江大桥,仅运行10年便成为“危桥”,2005年9月不得不拆除重建。恕我直言,大桥事关交通安全和国计民生,工程质量更是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形象,那么多大桥意外坍塌的背后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建于公元605年的赵州桥既没有钢筋水泥,也没有现代化的焊接吊装设备,但经千年风雨兵燹而不跨。中山铁桥是兰州一景,这座横跨在黄河上的铁桥80年前由美国一家公司设计,一直安全使用至今。前几年,来自美国一家设计公司的公函提醒桥的使用者,这座设计使用期限80年的桥已经到期了,需及时报废,许多人因为这封简单的公函和跨越80年的负责精神而深深地震撼。同样,1950年3月25日,广州市政府为了重建珠海桥,从英国购入刚材。前不久,提供建造珠海桥刚材的英国企业给广州有关部门发来传真,提醒珠海桥所用钢材“出炉”逾百年,已经进入疲劳期,如继续使用,则建议进行疲劳强度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加固。
  到底是“多快好省”的年代里,我们偷工减料埋下了隐患,还是我们的遗传基因中就有“破坏”的潜意识?所以在建设的时候,就没想让它牢固过,先解燃眉之急,先“稳定胜于一切”。古人清高重名,今人实惠重利,只是不要扔了良心。现在的工程形式上走的都是招标程序,但实际上暗箱操作,工程层层转包,许多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也混了进来,已屡见不鲜。为了节约成本,不符合安全质量的施工器材,尤其是在施工中偷工减料,我想,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把住工程质量,灾难就不可避免地再次降临,面对我们每天继续走的那些桥,谁为生命设防?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