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意愿创历史新低”中的民生隐忧
    2007-06-22    张贵峰    来源:燕赵都市报

    中国人民银行6月20日发布的二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消费意愿(选择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连续3个季度下滑,从2006年第三季度的28.2%降至本季度的19.5%,累计降幅达8.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其中,购房意愿仅为15.8%,跌入谷底;购车意愿在2006年逐季度连续攀升后,本季度首次出现下降,比上季度下跌0.8个百分点。(《中国青年报》6月21日)

    内需不振、消费意愿不高,近年来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而且物价不断走高、消费意愿持续下降,从经济学上看,也是合乎逻辑的,但在本已不高的基础上,消费意愿仍然再度大幅下降,并“创历史新低”,其中蕴涵的当下居民的生活状况、民生况味,令人深思。
    从最朴素的生活逻辑来看,所谓消费意愿下降,无外乎两方面的原因:要么是收入有限、根本无钱消费,要么是虽有余资,但由于受种种社会条件限制而不敢消费。
    先看第一方面原因。虽然,这些年国家发布的人均收入或城镇居民人均工资,年年都有可观的增长,预示着城乡居民总体收入的增加,但,正如有评论早已指出的:“平均数并不代表大多数”,当“个体指标的差距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小”。发改委年初公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显示,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之势:城乡工资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分别比上一年扩大0.3倍和0.4倍,达到9.2和7.3倍);行业差距进一步扩大(由1990年的1.76∶1扩大为2005年的4.88∶1);国企收入不合理拉大(经营者与职工收入差距扩大,后者工资增长缓慢)。
    而所有这一切差距扩大在储蓄上的体现便是:“金融资产向高收入家庭集中”。上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户均储蓄存款最多的20%家庭拥有人民币储蓄存款占总值的比例为64.4%,而户均金融资产最少的20%家庭的相应比例仅为1.3%。以2005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14万亿元来计算,上述比例意味着,最富裕的20%家庭拥有存款9万亿左右,而最贫困的20%家庭仅有1820亿存款———平均到每家每户,更是少得可怜。以当前的物价水平,少得可怜的存款能消费什么、能培育什么样的消费意愿,显然无须多说。
    再看第二方面原因。众所周知,任何时候,就整个社会而言,消费意愿都不是一个仅仅与个人收入多寡相关的事情,而是由许多社会性的制度保障所决定的,比如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等。很明显,这些制度之所以能密切影响消费意愿,不仅在于它们能直接以制度化的方式解决居民一部分重要的支出,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免除在疾病、教育等基本民生方面的后顾之忧,为居民提供巨大的生活上的安全感,并对未来产生乐观稳定的消费预期。
    毋庸讳言,当前我们在这些社会保障领域,无论贫富,居民都有太多的理由感到不安:全民医保还停留在讨论层面,而昂贵的医药价格依然如故;教育方面,义务教育也并非完全的免费教育,择校费之类教育开支更是家长不可避免的“义务”,至于大学收费,仍是居高不下;在住房领域,调控不断,房价却一路飞涨,廉租房之类保障制度仍然进展缓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