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安排储蓄出路
    2007-06-21    作者:葛丰    来源:国际金融报
  相对于经济而言,金融是第二位,也就是说,金融安排是为实体经济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储蓄“搬家”或者不“搬家”只是问题的表象,真正的关键仍在于如何有效地将这些资金配置到符合比较优势的部门中去。
  现阶段中国尤其需要下大的力气突破此瓶颈制约,因为中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已经高到令人不安的地步,另外,中国的M2/GDP之高世所罕见,围困在银行中的巨量资金始终如笼中怪兽威胁金融、经济稳定与发展。
  资本市场向来被寄予厚望以解决金融资源配置失当。根据里昂证券提供的数据,全球主要经济体存款与总市值的比率中,香港最高,为2.4倍,美国最低,不到一半。虽然说,经过快速膨胀,中国A股市值与居民存款之比已经接近1∶1,但由于内地股市存有大量股份不能流通,因此,居民存款与流通市值之比高达3倍,远高于成熟市场水平。
  很显然,这其实还是带有利弊两面性。从有利的方面讲,内地资本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大,从不利的方面讲,过于泛滥的流动性很可能在短期内急剧催生资产泡沫并诱导海外热钱加速进入。一旦形势出现反转,国际资本抽身沽出货币资产,将对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形成巨大冲击,10年前暴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可谓前车之鉴。
  如何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间的一致,须以大的视野统筹安排。研究表明,即使按保守估计,2020年末,存款占中国社会金融总资产的比重将从2006年末的70%下降至57%,储蓄占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比重将从2006年末的85%下降至60%。相对于此大势所趋,眼下金融体系所存在的不足主要有:股市规模明显偏小、债券市场发育迟缓、商业银行过分依赖信贷扩张,短存长贷矛盾突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今之计首先在于认识到,巨量储蓄资金如何安排,仅以围和堵的方式很难长期奏效,必须尽早谋划出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部门已经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具体包括:积极推进股市扩容、加快发展债券市场、逐步放松资本管制、不断做强金融机构,等等,这些举措正合当下形势发展之必需。
  当然,若以更为长远的眼光观之,中国目前面临的货币困局其实反映出储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以及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等根本性矛盾,而这类矛盾的化解,比之仅仅着眼于金融领域绸缪储蓄“搬家”,无疑更为接近问题的本原。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