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五一”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周,国内股市虽只有4个交易日,但上证指数摇晃着站在了4000点上,多空之争对股市走向的分歧与争议,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在看空者阵营,有关“看得见的手”将要强制打压股市疯狂的各种传闻风声日紧。就是在看多者阵营,面对普遍的打压猜测,心态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尽管嘴上依然硬气,但就部分看多者而言,观望的心态已开始取代继续押宝的选择。 我的看法是,在全流通改革大抵成功,在国内外股市的制度性规则基本接轨之后,国内股市的“制度基本面”一般可以确保沪深股市总体层面的健康运行。因而,除了继续加大和加强股市秩序的监管之外,“看得见的手”没必要也没理由对总体健康向上的沪深股市进行强制打压。 沪深股市自3月份以来的情势,主要在于由原先的“慢牛”迅速成为了“快牛”。牛市跑得太快,体力上容易“虚脱”,甚至被崴了“脚”。因而,从“北京”到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理性地希望牛市慢点儿跑。那么,“看得见的手”自不会无动于衷。不过,这只“手”不是行政之手,而是主要动用“市场之手”,以温柔的手段,逐步使“快牛”回归到“慢牛”的轨道上来。 上一周,“市场之手”频频运作,我梳理下来包括: 央行宣布增发1000亿元定向票据;银行系QDII获准国内商业银行代理国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股票;从本月15日起,各家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再提高0.5个百分点(不排除日后再度提高)。上述三项举措都属借助金融杠杆吸纳或分流货币“流动性过剩”,减轻沪深股市资金过剩的压力。 提速国内的公司债市的构建,到年底,其市场规模将大致与股市市值相当——这也是对流动性过剩进行分流。 除了上述分流与吸纳,发行量多达30多亿股筹码的交银定于今日回归国内A股市场。另外,鉴于一段时间内所发行的新股大都盘子偏小,中移动、中石油、联想等一批红筹大盘股即将大规模地走上“回家之旅”。假如“分流”和“吸纳”致力于货币的流动性过剩而做“减法”,那么显见,促使红筹大盘股快快“回家”,是立足于增加沪深股市优质股票供应不足做“加法”,确乃明智举措。 调控股市防止风险,今天的“北京”比全流通改革前要理性和成熟许多。人们没有理由担心股市即将面临强制打压的情形,至于少数舆论断言股市将再度面临崩盘一说,则系别有用心的耸人听闻。 股市有风险,这个与身俱来的风险是股市的内生性风险。就个体、机构和监管当局,所能防止的只是股市的外生性风险。针对外生性风险的积累态势,上周六,证监会发出了“风险教育通知”。作为稍通股市的作者,我善意提醒新股民少一点盲动多点谨慎。当然,谨慎不是一味抛盘,谨慎是思考,要结合上周三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思考。其中,报告中关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是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系思考的重点。若股民能读出这段“官话”暗含的逻辑关系,你对当下的股市要谨慎而不必恐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