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定价权的作用不应该被高估
    2007-01-04    作者:陈姗姗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仅靠四次谈判就赢得了新一年度铁矿石定价权,宝钢由此赢得了世人赞誉。但笔者认为,定价权的作用不应该被高估,因为最终决定结果的还是市场,在中国取得明年铁矿石谈判首发权的背后,依然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
  首先,宝钢取得铁矿石谈判首发权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先与巴西淡水河谷(CVRD)谈下来。因为在世界三大铁矿石生产巨头中,淡水河谷扩产数量最多(2006年的产量增加幅度,淡水河谷为16%,必和必拓为1%,力拓为6%)。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各进口铁矿石品种中,由于运费问题,巴西矿的到岸价是最高的,而我国每年从巴西淡水河谷进口铁矿石的比例却在逐年上升。200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加运费)比地理位置相近的日本高出一倍,原因是日本进口距离更近的澳矿比重超过60%,而中国只占40%;2005年,中国进口巴西铁矿石的到岸价分别是70.91美元/吨,而日本只有54.87美元/吨,原因是日本进口铁矿石的长期合同签订比例远高于中国。因此,相对于巴西矿来说,澳大利亚矿对于亚洲钢铁企业更有竞争力,也更能承受价格的降低;而相对于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日本钢铁企业其实更有竞争力,也更能承受铁矿石价格的上涨。
  其次,虽然铁矿石市场的供需关系正朝着有利于需方的方向发展,但引起上一轮铁矿石价格大涨的最终原因并没有完全解决。10年前金融风暴时,澳洲几大矿山企业曾邀请众多国际咨询公司对中国经济进行预测,当时没有公司预测到中国的经济能在以后10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再加上当时中国很少与国外矿山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而像必和必拓这样的大型矿山企业主要依靠长期合同来对未来市场需求做预测,并确定是否扩产。
  如今,中国钢材产能快速增张,淘汰落后产能的计划也实施得并不顺利,2006年只有河北300多万吨的落后产能被淘汰,甚至在河北境内还有更多的钢铁企业白天关门、晚上开工。国内钢铁业集中度的增强也不乐观,钢铁企业之间的并购在地方政府的阻力下困难重重,而世界三大铁矿石生产巨头却在铁矿石供给上拥有无可抗衡的垄断能力。
  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未来到底需要多少铁矿石、产出多少钢铁,前年年底和去年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及国家发改委得出的预测都不一样。“买、卖方市场肯定是要相互转换的,关键是买、卖方市场转变时能通过科学的预测和提前的准备使价格不像这两年一样震荡得那么激烈。”一位中澳贸易专家强调。
  细心的人会发现,国外铁矿石巨头在多个场合发表讲话时,都是大谈未来五到十年的情况,而面对近几年的铁矿石卖方市场,澳洲矿山并没有急于扩产,因此,真正的定价权,来自于对未来市场的精确预测和对供需关系、产出的良好把握,而要做到这些,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