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白条承诺蒙混过关
2014-08-28    作者:刘纯标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某上市公司大股东8年前股改时作出的“资产注入”承诺,如今在相关监管政策的威力下现出了“白条承诺”原型,但其想以“无能力履行”一甩了之。近日,该公司复牌后股价连续跌停,众多投资者备感失望与愤怒。

  该事件并非资本市场孤例,当初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就曾遗留下不少“白条承诺”,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使股改方案获得通过,往往通过特别承诺来争取中小股东的支持。但在方案通过后,这些承诺或被有意遗忘,或被以次充好敷衍了事。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玩弄文字游戏,在资产注入、消除关联交易等事项上喜欢用“适当的时机”、“尽可能”等模糊性词语尽量规避政策,事情败露后又跟监管者和投资者死抠字眼,以此逃避责任。凡此种种有损资本市场形象的行为以前可谓是层出不穷。

  上市公司如此耍赖,与相关制度不太健全、存在裁量空间,容易钻到空子不无关系。对于打白条现象,最初并没有专门而严厉的规管措施,后来多以开展专项行动督促相关公司履行责任。兹举一例,《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规定,“有证据表明承诺相关方在作出承诺时已知承诺不可履行的,监管者将对承诺相关方依据《证券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但如何拿出上市公司“在作出承诺时已知承诺不可履行”的证据比较令人头疼。

  公司敢这样干,到底还是因为一个利字,觉得这是一桩划算的买卖。把前景描绘得天花乱坠后可吸引资金哄抬股价,符合各方利益,但违规成本并不高昂。以上述公司为例,辖区证监局对该公司大股东采取责令公开说明措施决定的公告,指出此前的承诺事项用词含糊,责令公司作出清晰合理的说明。这样的处罚可以说是挠痒痒,但投资者遭受连续跌停的上亿市值损失又该由谁来买单?

  需要警惕的是,这两年资本市场主题投资风生水起,网游影视文化概念热浪袭人,由此涌现出大量的借壳案例。为使股价飞天有底气,相当数量公司公告承诺拟注入资产每年的利润能达到多少多少,但其中不少数据被媒体质疑为放卫星,为以后埋下打白条的隐患。

  今年公布的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资本市场诚信监管制度,强化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而监管层一直以来都在强调要加强资本市场的诚信建设,最新的举措就是日前正式启动运行的全国统一的“资本市场诚信数据库”。笔者以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大对资本市场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让上市公司不能打不敢打白条糊弄投资者。比如,在公司报送公告审核时,就予以详尽审查,对出现模糊字眼的公告一律退回,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对事后没有达到的承诺,履行承诺的责任方和关联方必须拿出真金白银对投资者作出补偿;完善司法救济机制,司法机关要为被白条蒙混的受损投资者提供从起诉到执行方面的便利,扭转在这方面的的打官司难预期,让公司有所忌惮。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网民关注]清除上市公司“白条承诺”须重罚寡信
· 证监会严打失信行为 "白条承诺"休想混过关
 
频道精选:
· 【思想】“使用过”无法解决虚假代言问题 2013-06-14
· 【读书】解读经济指标所蕴含的信息 2014-08-27
· 【财智】汇添富清盘避重就轻 剑走偏锋疑营销噱头 2014-08-22
· 【深度】中介服务乱象蚕食行政审批改革红利 2014-08-28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