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立了遏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发展直接融资和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十大措施,以缓解企业融资贵和难等问题。
当前企业融资贵等问题日益突出,并影响了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增加了稳增长成本,为此国务院在7月份已连续四次明确要求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这十项措施看,其针对性相当突出。以遏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及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和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等为例,几乎深入到了细节。如目前金融机构为规避利率管制等金融抑制政策,除向企业收取贷款利率等外,还以财务顾问费等名义变相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又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各类理财产品、资产计划等,多通过复杂的融资计划及资金池业务模式,增加企业融资链条和企业融资成本。
通过清理整顿金融机构不合理收费和缩短企业融资链条等,能否有效缓解企业融资贵和难问题?这要甄别企业融资链条长与金融机构收费等的深层问题。整体上看,当前企业融资难和贵的问题,本质上源于人民币资产风险溢价的上扬,金融市场风险厌恶性较浓,及风险资产边际收益率趋降等。其一,目前中国公私部门资产负债率高,投资边际收益率受劳动力上涨和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较高等影响呈边际递减状态等,已是不争之事实,这无疑抬高了整个市场的风险溢价。其二,国内市场信用体系及金融机构风险管控模式等不完善,使金融机构要么通过变相收费提高融资费用以覆盖风险敞口,要么通过增加担保品折扣率进行风控。其三,大量利率不敏感的僵尸企业和项目,不计成本吸引资金避免项目不良化,而干扰金融市场价格信号,抬高市场利率中枢。此外,国内真实储蓄率的边际递减,及美联储QE的退出等给中国带来的资金外流风险,将影响金融市场供需结构,抬高国内储蓄稀缺性,进而也存在推高企业融资成本之虞。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金融机构的收费和其所构建的复杂融资链条等,有许多属于雁过拔毛的不合理,也有一些则是为规避金融抑制和提高风险覆盖水平,采取的变通之策,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而,若一刀切地全面遏制金融机构除贷款利率等外的其他收费,可能的结果是,要么金融机构担心风险上扬而采取惜贷等避险策略,要么在金融支持实体的感召下,因名义利率难以有效覆盖风险资产的敞口风险,而使风险过度向金融系统聚集。
因此,当前有效缓解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首先需深化金融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鼓励PE、VC等场外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推动多层次市场建构,发展基于市场交易的风险处置模式,缓解货币政策的传导阻塞问题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直接融资渠道。其次,适度推进有区别的去杠杆化政策,对缺乏经济可行性的僵尸企业和项目,实行破产清算和并购重组,缓解这些僵尸企业带来的市场噪音,干扰正常的市场价格信号。最后,需继续深化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打破垄断,降低非市场性交易成本等,以放活市场活力,逐渐增强投资边际收益率,进而降低市场的风险烈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