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已经确定,其中一个重点是建立医疗信息化系统,推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主要针对退休职工、农民工、异地求医大病患者等人群研究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办法。
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报销)到底难在哪里?简言之,主要难在医保结算系统地区分割严重,缺乏跨地区、跨省份的统一联网、信息互通的结算平台,使得流动人口异地就医后很难就地报销医保费用。对症下药,要解决异地就医报销难,就要建立跨地区、跨省份的统一联网、信息互通的医保结算平台,使异地就医的患者能够就地提交费用审核,将医保政策范围内的医药费即时报销。
关于异地报销的众多分析中,有人更多注意到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小病上大医院”、“全国人民上协和”的严重失衡现象。这固然是现行医疗体制下资源失衡引发的矛盾,但它主要反映的是异地就医过于集中的问题,而不是异地就医报销难的问题。虽然说,如果解决了异地就医报销难的问题,相当于为患者异地就医提供了更多便利,有可能使异地就医过于集中的矛盾更加突出,但这两个问题应当分而治之——用推进分级诊疗解决异地就医过于集中的问题,引导患者“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用统一联网、信息互通的医保结算平台,解决异地就医报销难的问题。
这样一套医保结算信息平台建成后,农民工和随子女定居老人需要在异地就医,可以按照当地分级诊疗的安排,如果是小病,就在社区医院、基层医院治疗,如果是大病,就进入大医院治疗;异地求医的大病患者持有医保所在地的相关手续,可以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的重点大医院治疗。报销医保费用时,无论是大病患者还是小病患者,都可以通过就医地的医保结算信息平台,按照医保所在地的标准审核医疗费用,并通过该平台,由医保所在地的医保经办机构给予报销。
建立这样一套医保结算信息平台,医保所在地和患者就医地都不应当有实质性阻力。对医保所在地而言,患者在本地就医和去外地就医,医保经办机构按本地标准给予报销的费用是一样的(当然,如果本地患者更多选择在本地医院就医,有助于拉动本地的医疗消费);对患者就医地而言,医保结算信息平台审核和报销异地就医患者的医药费,这个医药费是由患者医保所在地承担,患者就医地没有支付额外的成本,何乐而不为?
医保异地就医报销首先是一种信息消费,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完善分级诊疗等是其次的问题。去年国务院发布的《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医保费用中央和省级结算平台”,也是从促进信息消费的角度,要求实现医保费用跨省即时结算。这需要从中央和省级层面统筹,加快建设统一联网的医保结算信息平台,为患者异地就医报销医保费用,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和金融结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