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改革需要有破有立
2014-02-17   作者:任然(四川 媒体人)  来源:长江商报
分享到:
【字号

  近日,海南省人大代表邢诒川在海南“两会”上“晒”出了他制作的“行政审批长征图”。上百个章,30多项审批——它详细记录着一个投资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办完手续的艰难过程。而与此同时,国务院公布了今年首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包括取消和下放64项及18个子项。(2月16日《新京报》)

  在行政审批改革有效推进的背景下,地方人大代表的“行政审批长征图”,显然让人看到了在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数字之外,改革的复杂性。某种程度上,它不啻为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改革的另类提醒,也是一份改革的“长征图”。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表现为审批权力的下放和取消。于权力下放而言,一个直接结果是,地方政府部门的某些审批权会有所增大。如果下放的权力,不能确保得到良好的监督,则照样会削弱放权的改革效果。放权只意味着审批权力的层级下降,若地方权力的运行方式和土壤没有得到彻底优化,那些曾经流行的行政弊病,如官僚作风,就可能成为新的“审批之痛”。审批事项的取消直接关系到一些部门的利益,若无有针对性的监督与排查,遭致一定的软抵制并非不可能。“行政审批长征图”中的情况,就是现实案例,值得警惕。

  从现实情况来看,行政审批事项的数量减少和权力下放,并不能一蹴而就。审批权力虽然下放、减少,但“审批思维”、官僚作风不改,改革的成效就难以得到彰显。看不见的中间流程和环节依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它是行政弊端的现实表现。基于此,在推进审批改革走向深入的同时,对于改革落实的监督,和地方行政积弊的改革,也需要同步进行,增加两者的协同性,方能为放权带来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阻力是现实存在的。那些“变相的审批”,既是目前改革质量还不够高的表现,也是改革阻力的一种反映。以此而言,如何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和动力,则实际关系到行政审批改革的含金量。公众的监督和知情权,显然是抵制改革阻力的重要力量。为了便于公众监督,行政审批改革的进行过程中,必须及时确保公众能够了解最新的审批流程和程序。而对于哪些事项取消了,哪些下放了,也应有详尽的说明,做好这方面的宣传。

  还需注意的是,审批权的取消和下放,不意味着政府的放任不管,而是更好实现从事前审批走向事中、事后的管理。那么,与此对应,衡量行政审批改革成效的另一方面,即是地方政府如何将以往的审批精力,转化为事后的管理与监督能力。这也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

  如果说取消和放权是立足于“破”,那么,提升改革的透明度,对下放权力的监督跟进,并推进地方政府行政作风的好转,规范办事流程,真正强化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定位,则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不能不重视的“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只能是看政府的服务水平能否跟上市场和民众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审批数量的多少。正如专家所言,要创新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审批流程。也唯有此,才能实现真正的向服务政府的转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或下放 2014-02-17
· 国务院再次取消和下放82项行政审批 2014-02-16
· 公开行政审批清单是简政放权前提 2014-01-10
· 国务院决定再取消和下放68项行政审批项目 2013-12-11
· 解读:实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数量质量的统一 2013-12-1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