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ST凤凰因连亏两年面临着退市风险,今年以来催债、抵押、拍卖消息更是不断。*ST凤凰11月28日发布公告称,27日接到武汉中院《民事裁定书》,该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公司的重整申请。之前,*ST凤凰的兄弟公司ST长油因连续3年亏损已经被暂停上市,央企“长航系”上市公司或创下央企上市公司退市先河。
对于期待通过让经营失败的上市公司退市来提升沪深股市投资价值的投资者来说,长航系或开央企退市先河,应该是条好消息。但11月29日,面临退市风险的*ST凤凰一开盘就被死死封在涨停板上,谁想买也买不上了。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ST凤凰也将上演ST公司停牌前最为疯狂的上涨一幕。对那些熟悉沪深A股市场规则的投资者而言,*ST凤凰即将面临的停牌退市不是风险,或许是更多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看看前期同样面临破产退市的新中基,以及众多摘帽之后成为市场明星的ST股就会明白,在A股市场的退市机制中,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的门槛实在太低了。所以,*ST凤凰的停牌,被众多老练的投资者视作是机会而不是风险。
我们来看一看在沪深股市ST股恢复上市的门槛有多高。深交所规定,上市公司的股票因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或者审计意见类型触及规定的标准被暂停上市后,在恢复上市标准上,借鉴创业板的相关标准,增加了不存在净资产为负值、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被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退市指标的情形。根据上述新制度的规定,复牌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净资产必须为正数,
净资产不为负值,不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和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的复牌标准,其实很容易达到,无法对这家公司是否已符合上市的标准作出准确的判断。笔者以为,起码应该对每股净资产设定一个下限,比如设定复牌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每股净资产不能低于面值。同时,还应增设一个必要条件:未分配利润必须为正数。或者干脆规定重新上市的条件不应该低于IPO标准。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公司退市之后,申请重新上市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正数。这样的重新申请上市的标准太低,与IPO的标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而且保护了落后的公司,破坏了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正是由于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的门槛太低,上市公司“停而不退”、“退前爆炒”、“爆炒壳价值”才会层出不穷,内幕交易也不断掺杂其中,严重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秩序。退市很难,恢复上市很容易的现实,客观上也使得不少公司不思进取。更有不少地方政府插手绩劣公司的经营,为了争取不退市或者重新上市,不断给公司各种名目繁多的补贴,这不是加重了证券市场的不公平吗?
由此看,抬升恢复和重新上市门槛,已是沪深证券市场迫在眉睫的事情。
目前来看,退市制度的市场化还很难实现,而退市制度要想形成对上市公司治理和经营的约束力和督促,提高恢复和重新上市门槛是必不可少的。实现退市的市场化,还需要管理层把退市制度和新股上市制度的执行权力下放给交易所。在退市决定权方面,当今国际主要的证券市场更倾向于赋予交易所更大的自主权,由交易所对上市公司退市与否做出独立判断,监管机构不干预。如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和我国香港联交所都有类似规定。虽然纽约交易所的退市决定要经过SEC的批准,但是纽约交易所本身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证了其所做决定的独立性。
央企“长航系”或开沪深股市的退市先河,这在沪深证券市场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进步,但投资者期待的是,退市之后的公司再次进入证券市场需要面对不低于IPO标准的门槛。只有这样,绩劣公司才能不会轻易地进入A股市场,才不会有面临退市却连拉涨停板的荒诞现象,投机其中的投机客和内幕交易者也就无戏可唱了。更重要的是,退市制度才会真正发挥威力,提升市场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到那时,投资者再叫好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