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时间越来越近。来自上海市政府的信息显示,上海自贸区9月29日挂牌,首批细则将公布,但更为市场关注的金融领域政策可能将缺席。 不可否认,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最新尝试。随着自贸区落地近在咫尺,市场对此各有猜测:允许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允许区域内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加上日前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透露的对于自贸区的基本定位,上海自贸区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的蓝图跃然纸上。 据环球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白皮书,在去年全球离岸人民币支付量中,中国内地仅占5.2%,相比之下,香港占据了72.8%的绝对份额。可以预见,若上海自贸区朝着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国内地的离岸人民币支付份额将有质的突破。这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也将有莫大帮助。 不过,担心当然会有。在全国利率市场不统一的情况下,自贸区内利率的放开毫无疑问将吸引区外资金大量进入,从而引发大规模的资金空转,或对金融创新带来巨大风险。目前来看,有三个关键点需要关注:一是管理层能否有效放权;二是金融开放的尺度最终会多大;三是金融安全问题将如何保证。包括各种政策,制度服务等创新尝试,而不仅仅局限于利率改革的问题。 总之,自贸区作为新一届政府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即将正式起航,这对于进一步深化开放推进改革,促进我国经济升级版的实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上海自贸区最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实际效果,还难以过高地给予评估。同时,如果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上海自贸区的改革也难以起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