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地方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据约3万亿元,并且排名前21个省份的GDP总和已超过全国GDP总量。虽然地方GDP之和高出国家核算数据由来已久,但现在是经济发展的非常时期,一旦一些地方基础数据受到干扰,就很难对当地的政策效应和经济走势作出准确判断,就会对全国的宏观决策造成干扰和危害。 中央和地方GDP数据打架已经持续多年。两者背离的方向也一致未变,即地方GDP数据总和总是高于全国统计数据。本该保持一致的GDP数据,却如同儿戏一般,实在令人忧心。究其原因,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分级核算GDP。国家统计局根据掌握的基础数据,独立核算全国GDP数据,而不是对地方GDP数据进行加权汇总,简单地说国家数据不是地方数据层层加总的。 更有统计专家详解产生差异的三大因素:首先是统计口径不同。国家层面的统计抽样系统相对独立,因而相对更客观;其次是技术原因。地方核算的样本是按照生产的最新产品来计算,而全国作为一个大市场,产品的跨地区流动使得一地的最终产品成为其他地区的中间产品,这体现在GDP中会使得部分地方数据超过总体,这样的技术原因导致的差异属于合理范围;此外,行政干预导致某些地方存在数据虚高现象也是地方高于国家的原因之一。 其实,为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国家统计局近年来可谓“大动作”频频,除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多次在正式场合强调预防和严惩统计数据造假行为的严厉表态外,从2012年2月18日起,全国70万家“三上”企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资质以上的建筑企业及限额以上的贸易和批发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国家数据中心或国家认定的省级数据中心报送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去年还首次曝光重庆永川区和山西河津市干预企业独立上报数据、涉嫌违反统计法的行为。上半年,国家统计局披露:该局统计执法检查室对群众举报的广东中山市横栏镇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等问题进行了核查,被抽查的71家工业企业共22.2亿元的工业总产值竟被该地政府虚报为85.1亿元。 中央和地方数据长期背离,不但影响这个重要经济指标的真实性,影响统计工作、数据的公信力,更重要的是可能误导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重要决策。现在是经济发展的非常时期,一旦一些地方基础数据受到干扰,影响了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上半年国家与地方GDP总和相差近3万亿,如果以地方GDP为准,必然会得出“经济有望企稳回升”的结论;如果以国家统计局的GDP为准,必然会得出“平稳”的结论。常言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更何况是高达3万亿的差距! 目前,中国经济已到了必须紧紧围绕战略转型提升增长质量的关键时期。在中央政府“稳增长”的基调下,地方若为了拉抬本地经济指标而再次“保增长”,只会推高系统性风险,加剧经济结构失衡。而且,GDP指标带有鲜明的导向性。一旦某个地方过于看重GDP,必然会导致工作主要精力和资源分配向提高经济增长率集中,不利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不利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对于地方GDP与国家数据之间“打架”的本质及危害,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