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医药贿赂的制度思考
2013-07-17   作者:韩哲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到:
【字号
  由于涉嫌严重经济犯罪,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GSK)中国公司的四驾马车——法务部总监赵虹燕、副总裁兼企业运营总经理梁宏、商业发展事业企业运营总经理黄红、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监张国维被“一锅端”。据公安机关查明,近年来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在经营期间,非法借助旅行社大量套现,进而向相关部门机构的官员、医生大肆行贿,销售链条演变成贿赂链条,药品价格很大程度上被一再推高。葛兰素史克日前在其官网发表声明,称对上述行为感到羞愧,并将全力配合相关政府部门调查。
  风乍起,吹皱一池“药”水。
  葛兰素史克案发,成为持续关注的话题。首先,在人们的印象中,跨国企业的内控机制和品牌声誉天然地为其做了背书,以至于消费者愿意付出更高的溢价去购买他们的产品。但是近年来,跨国企业却屡屡暴露出诸多形象问题,让人们很是失望。其次,药价太高是当前中国发展挥之不去的阴影,在这个关系所有人现实和潜在健康利益的行业内,人们本能地痛恨其中的害群之马。当贿赂的细节被逐渐公开,人们吃惊于各种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行贿受贿潜规则,对医药行业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需要指出的是,葛兰素史克是有劣迹的,其在美国就曾因违法支付回扣等问题被课以30亿美元的罚款。而跨国医药企业在华行贿也早不是个案,在葛兰素史克之前,强生、西门子、辉瑞、礼来等跨国药企都曾涉嫌卷入在华的行贿风波。诚然,国内医药行业存在着乱象,而这种乱象,断不是一两颗老鼠屎所赐。但这些大块头企业也甘心做一颗老鼠屎,只能让医药这锅汤更加令人掩鼻。
  对葛兰素史克行贿案的关注,如果仅限于对一个跨国药企不齿行为的谴责,如果仅限于将跨国企业踢下神坛,那我们的思考将是情绪化和蜻蜓点水的。如何让我们的医药行业良性发展,让吃回扣、行贿受贿这样的潜规则被赶回制度的笼子里,让“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机制得到逆袭,都驱使我们对葛兰素史克行贿案要有更理性、更深层次的思考。
  医药行业是一个存在着严重信息不对称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如果要健康发展,既有赖于医生的自律,这是“软”的一手;同时更依赖于严格的置于法律之下的监管,这是“硬”的一手。商业贿赂,无论摆出怎样“入乡随俗”的借口,都是不足取的,都是获得不了丝毫同情的。而打击商业贿赂,也是政府理所当然的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外国的做法,以高得惊人的罚款对商业贿赂形成震慑。只是这种震慑,要面向所有监管对象,不仅是跨国企业,也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仅要包括行贿者,也要包括受贿者。此外,我们的制度创新还不应停留在此,我国的医药网络实在庞大,一个药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要经历重重的关卡,每一次与权力部门和要害部门的接触,都存在着寻租的可能性。坦白说,在当前,这种可能性不会太小。如何在这方面减少寻租成本,将是我们医药行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经济参考微话题]遏医药腐败 行贿受贿须一起开刀 2013-07-15
· [板块掘金]医药股短期内仍可买入 2013-07-12
· “医药分开”深入推进阻碍重重 2013-07-12
· 泰格医药获签CRO工作订单金额73亿美元 2013-07-08
· 包装巨头利乐接受反垄断调查 医药业或成下一批 2013-07-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