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拈来这篇文章的标题,以为分分钟就可以搞定。一敲键盘,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钱荒”、金融机构、央行、股市、“钱亏”、投资者,这个标题至少覆盖这六个关键词,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何其难也。 那就秉承“事实胜于雄辩”的精神来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吧。 先说银行“钱荒”。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论坛期间表示,央行对流动性的把握,市场基本上还是正确理解了。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希望将来政策的预期能更清晰更稳定,以利于该行更好更深刻地理解整个市场状况。 建设银行副行长赵欢预计,随着市场恐慌心态的逐步平息,货币市场利率将逐步回稳,至7月中旬应能完全恢复正常,包括利率水平、成交量以及市场参与者的心态。 赵欢说,这次市场波动对金融机构进行了一次鲜活教育,也有正面的意义。 从周小川和银行家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钱荒”(这是市场的看法,并不代表官方认同)已经基本平息,金融机构也已恢复了“元气”。 再说股市“钱亏”。 深受“钱荒”之害的股市要想复原,显然没有金融机构那么快。股市投资者的心态要恢复正常,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还需要利好政策进行刺激。 大家都说,中国足球的球迷是世界上最好的球迷,中国的投资者则是世界上最健忘的投资者。一有利好政策出台,我们的股市投资者肯定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必定是蜂拥入市。等到一轮行情结束,他们永远承接了最后一棒。 据媒体统计,6月份沪深两市共计蒸发约2.72万亿元的市值,按照中登公司的持仓数据,即A股股民最新的持股账户为5445.45万户,折算每个股民账户在6月份的损失就超过了5万元。而就上半年的情况看,A股总市值从年初的24.52万亿元,降到6月底的21.07万亿元,半年缩水了3.45万亿元,其中近八成的市值损失发生在6月份。 即将过去的“钱荒”让股市投资者成了“钱亏”。 对股市的大幅波动,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6月28日表示,“总的看,市场受临时性、突发性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步消除,市场运行恢复稳定。”
权威部门统计显示,从年初至6月28日,沪深股市共有1077只股票上涨,11只持平,1488只下跌,涨幅面达到42%。沪市A股平均市盈率为11倍,深市A股平均市盈率为27倍,中小板和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0倍和47倍。 6月21日,对有关资本市场“新国九条”的报道,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予以回应称,证监会正抓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工作部署,在做好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对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长远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重大问题组织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取向,不断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做好资本市场工作,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尽管央行使用了“迥异于以往”的方法,但毕竟还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给特定金融机构“输血”,基本治愈了银行的“钱荒”。 但对于股市的“钱亏”,却没有什么特效药好治,投资者要么选择离场,要么选择死扛。离场的、死扛的都不会甘心,那就只有等待。等待利好政策出台。 周小川说市场基本上正确理解了央行对流动性的把握。投资者却很难理解股市给他们造成的“钱亏”。投资者不禁要问:谁来关心股市?谁来解决股市“钱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