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美国学者指出,根据近几个月数据推测此后的美国经济趋势的所谓经济动态分析是不合适的。这位学者列举了就业数据。如果企业在1、2月招工,则3、4、5月可能都不用招工。冬季就业强劲,春季就业数据就会显示疲软,这并不能说明就业状态是否改善还是恶化。所以根据2月就业数据强劲就解读为今年美国经济复苏强劲,4月就业数据疲软就解读为美国经济复苏疲软,结果都不能自圆其说。这位学者的意思是,不能仅仅用短期的数据对美国经济做出过于乐观的判断。
笔者认为,问题怕还不是简单的判断失误,根本原因还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思想方法。危机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包括国内的经济形势分析不少都误入了歧途,现在该迷途知返了。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7.7%的当天,沪深股市受经济增长弱于8%的所谓增长“预期”的评论的冲击而下跌。隔夜美国股市也出现数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中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被“解读”成下跌原因之一。可是,沪深股市和纽约股市第二天都不同程度地“反弹”,难道中国经济第二天发生与所谓“预期”相符的增长速度的转变?可见,将与“预期”不符作为经济运行弱势的解读多么荒谬,而股市因为与“预期不符”下跌这样的“因果”关系则更离奇。“预期”有太多主观因素,“预期”与经济实际运行不符只能说明“预期”不对,把“预期”当真,并借此影响资本市场,是典型的投机行为。
2008年美国爆发百年不遇的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美国出现了10%的20多年来最高失业率;所有发达国家经济大幅衰退,国际贸易负增长,道琼斯指数几乎跌去一半的市值。每个宏观数据都可能带来惊心动魄的震荡。此时全球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出现了几个新特征:数据受到史无前例的高密度关注,对数据的些小变化极度敏感,每个数据都被铺天盖地地重复解读,对各类宏观数据出现超短期预期并调整频繁,出现了带有挟持意味的政策预测分析。简言之,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变成了“宏观评论”。
危机时期形势确实瞬息万变,对一些当期数据作即时分析,确有一定意义,对稳定民心增强信心也有一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这样的分析思路是正确的。特别是现在形势已有了变化,再继续危机思维和危机的分析方式,就可能误判形势误导政策,也误导资本市场的投资行为。宏观经济分析应该回到严谨的讲道理的思路上来了。
首先,经济形势研究应尽力淡化短期“预期”的影响。所谓“预期”如果是基于“理性预期”的假设,需要充分对称“过去”已知和当期已知的信息。绝对不可以仅仅凭几个当期数据就“即兴”对未知形势做出“预期”,更不能做出趋势性判断。即使是理性预期,也只能供参考,不能完全“当真”。现实世界中还有许多统计学的“噪声”,概率论中的“随机”现象,计量经济学意义上偏离回归直线的“散点”,社会和市场上所谓黑天鹅事件的发生,这些都会干扰过去和当期已发生事件,使“预期”与真实“不符”。包括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样的权威国际机构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预期”,也常有调整,美联储对美国2011年经济的“预期”,也遭遇了“不靠谱”的批评。近年来一些大机构因对美国经济年初乐观甚至有“超预期复苏”的判断,最后却在复苏疲软中屡屡陷于尴尬境地。
至于一些迎合投机需求刻意制造投机机会的导向性很强的“预期”更糟糕。比如,中国经济显示潜在增长率缓慢下降的各种信息,尽管政府通过引导性增长指标的设置已放出尊重经济规律不以过高增长为目标的信号,可一些咨询机构仍给出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8%或更高的预期。这种无视基本信息的“预期”,估计有两种目的。第一,希望中国政府像过去几年那样,仍保持GDP短期高增长偏好反规律地出台政策拉动短期更高的增长,让其他经济体从中受益。第二,为已布局的投机资金“造势”。比如,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预期”就支持了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市场(NDF)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与预期不符”则为前期做空布局制造了套利机会,近期做空者在金价大跌中获利似乎印证了这种猜想。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人来梳理各类信息,然后无成本地获取那些“被”梳理的信息。而在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激烈竞争中,也确有不少“被”梳理的信息在免费提供。所以,人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之中被“梳理”过的信息引导,进而造成“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这在资本市场最典型,总有人自愿接受这些“预期”甚至把“预期”当成目标,对所谓“预期”形成病态的过度关注和神经质的敏感反应,把是否“符合预期”变成重大利好和利空,于是,行情在不该涨时涨上去,不该跌时跌下来,造成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
在中国经济形势呈现明显稳定态势,世界经济复苏过程的波折也已成“常态”的大环境下,太有必要对铺天盖地的各类“预期”保持一份清醒了。作为参考未尝不可,而“迷信”“预期”,并把“预测”当“真”,就难免走火入魔了。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研究也需要“走出”危机思维,尊重经济运行规律,不必对数据的些小变化太过敏感;更不必重复解读那些看起来非常重要的数据;不必对各类宏观数据频繁给出超短期的“预期”后又频繁调整;像华尔街那样做带有挟持意味的政策预测分析更要不得。经济研究,本该是将不同数据后面的经济变化的逻辑梳理清楚,并且由此把道理说透,更客观地把握经济形势的变化趋势,而不能做一些像“股评”一样的“宏观技术分析”,把宏观经济研究引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