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大规模消费增长,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房地产投资,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驱动力
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之一——城镇化已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工作主要重心之一。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时指出,面对世界经济低迷的趋势,中国作为大国要立足内需,城镇化就是最大的内需。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陆续推出,相关制度变革亦有望破冰前行(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城镇化建设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大规模消费增长,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房地产投资,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驱动力。
而随着投资与消费的回升,2013年实体经济触底回升已无争议。随着实体经济的回升,上市公司有望迎接业绩拐头。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推动本轮股市上涨的核心力量。
城镇化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带动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1996年至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3.98倍,城镇居民人均年度消费性支出是农村居民人均年度消费性支出的3.01倍,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119万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年度消费性支出15160.89元,农村居民人均年度消费性支出5221.13元。按此测算,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增加近1万元,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人,每年消费性支出可增加2000亿元。
2012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提高征地补偿数额,提高额度可能至少为现行标准的10倍。修正案草案的通过也为《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尽快出台铺平道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在目前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只有20%到30%留在乡以下,其中,农民的补偿款仅占5%到10%。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可以改变我国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局面,进而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农业规模化经营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农民消费需求的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也将进入国际公认的消费结构升级时期,消费结构从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存型逐步向奢侈品服务类的享受型转变。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在食品类支出、家庭设备、医疗保健类支出比例低于农村居民,而在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类高于农村居民。因此,城镇化的推进能够促进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
最为根本的是,城镇化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将带来收入差距的拐点。一般来说,城镇化率达到45%时,就是收入差距逆转的拐点。因为城镇化率到达这一程度后,城市地区的工业化已初步完成,各项商务成本趋向提高,资本和劳动力不再单向集中,而是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此外,第三产业的崛起也使得城市优势减少,这会导致配置在乡村的资金收益率比城市更高。城镇化伴随着收入差距的拐点的来临将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内在、长久的驱动力。
城镇化能够有力拉动投资需求。
首先,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创造的新增消费需求需要供给的相应增加,而在生产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增加需要相应生产性投资的增加。
其次,城镇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以加快供电、供水、道路、通信、燃气、热力、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商贸、金融等各类服务业的设施建设。根据有关测算,按照2002年的价格水平,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需要基础设施投资9万元,按照1996年至2011年每年增加2119万人计算,我国一年需要新增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达到1.8万亿。再加上需要增加的公共服务投资,投资潜力巨大。
再次,城镇化也需要大量的房地产投资,以满足新增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和新增工商业生产经营需要。这些投资都是由城镇化本身引起的,有客观需求基础。如果说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巨大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那么城镇化就是巨大的需求潜力不断释放的过程,将为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内在动力。
经济结构失衡是长期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从产业结构看,集中体现在产业比例不协调,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多在80%以上,与我国同等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也大多在54%左右。而我国第三产业自2000年以来一直徘徊在40%多一点。
城镇化不仅仅表现为城镇空间的扩展,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人口的集聚、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集聚,这不仅能够推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和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发展,从而能够使服务业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比重不断提升,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形成各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表明,当一国的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推进城镇化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和就业规模,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从就业结构看,1980年,我国服务业吸纳的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仅为13.1%,2011年达到35.7%,与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在65%以上、发展中国家大多在50%以上相比,服务业就业比重仍然明显偏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4%增长到了2011年的43.1%,每年增长将近0.65个百分点。未来五年,我国逐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增速将逐步放缓甚至下降,第三产业将加快发展。我们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将达到12%以上,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