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北京一对夫妇已20年不喝自来水”的新闻引起公众关注。相比一般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一次问题的主角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自来水,引发的反应也更为强烈。 凉着喝“昆仑山”、沏茶用海南岛的“火山岩”,连做饭用的也是北京本地的矿泉水,看似小资甚至矫情的生活方式,背后是这对专家夫妇对自来水和饮用水水质的专业认识。对于大多数对水质知识知之甚少、每天又依赖自来水的普通百姓而言,这种真相的揭示似乎有些残酷,因为自来水就如同空气一般,大多数人别无选择。 我们要感谢这对专家夫妇对问题的敢于揭示。尽管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有点“自私”,于更多公众不具有普遍和效仿的意义,但至少他们坦诚地说出了他们看到的问题,而不是像某些“砖家”一样,揣着明白装糊涂,一边自己“独善其身”,一边却哄着公众安于现状。 对公众而言,无奈的一声叹息或者自我安慰地将其简单地归之为“行业厌倦”现象,显然都不是积极的应对之策。民众有权了解所喝的每一滴水的信息和资料,不仅因为自掏腰包付了水费,更因为这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义务。我们希望更明确地了解自来水的各项指标和详细的级别情况,而不仅是笼统的一个全国饮用水合格率。就如同即时公布空气污染指数一样,相信水质信息的即时公开,对于消除民众疑虑、促进水质提升,都是好事一件。 统一供应自来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在无可替代的现状下,其安全底线一定要有明示和保障,随着社会进步,安全底线理应逐步提升。如果真如报道中的夫妇所言,“现在的一类水标准只及当年的三类”,那么安全底线便失去了意义,民众因此陷入惶恐,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当今生态环境堪忧的大背景下,生态好,水源好,自来水才能真正好。所以,自来水安全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去年,国家刚刚出台最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日前国务院又印发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党和政府保护水资源、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决心可见一斑。而即时公示生活饮用水指数,切实改善自来水质量,让百姓喝上放心水,是解决专家夫妇“20年不喝自来水”现象的真正出路。
|